好在,刘启的上书里明确的记录了康居国的情况,诸多国臣,领地之类的,可以确定,这人大概是真的康居王,刘长再三确定后,这才点了点头,质问道:“我大汉以仁义为政,曾多次好言相劝,让你善待百姓,受圣人教化,让你前来长安拜见,你周边有诸多小国,都已经接受大汉的恩德,迎娶了仲姓,成为大汉之君侯,你个康居小国,怎么敢不识好歹?!与朕作对?!”

康居王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急忙说道:“我不知道陛下的仁德,冒犯了陛下,实在是羞愧,请陛下饶恕我的性命,我再也不敢与陛下作对了!!”

刘长看到此人很是上道,顿时大笑了起来。

“不错,知错能改,朕非滥杀之人,既然你能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可以住在长安,学习大汉的文字,圣人的道理,充实自己的才能,成为大汉的臣子!你可愿意?”

“臣愿意!!臣愿意!!”

刘长大手一挥,顿时就有甲士带着这位康居王离开了这里,康居王的脸上满是后怕和侥幸。

刘恒目送着这位大王离开,再次皱起了眉头,“长……你为什么要留着这些人呢?”

刘长很少会杀掉这些被俘虏的外王,当初的朝鲜王,扶余王,乃至后来的真腊王,坚昆王,大宛王,扶南王,百乘王等等,都没有被处死,刘长将他们都留了下来,安置在长安,甚至让他们迎娶仲姓女子,生下子嗣,让他们安心在长安生活,派人让他们读书,写写文章什么的,在长安最北部,就有一处街道,这里所安顿的几乎都是这些被俘虏的外王。

很多大臣也想不明白这件事,以自家陛下这般暴虐的性格,居然没有杀掉这些人来炫耀自己的武功?

刘长此刻却笑了起来,“四哥啊,这些人活着,可比死了更有用啊,杀掉他们很容易,可这有什么用呢?但留下他们,让他们都变成大汉的臣子,则有利与对那些土地的掌控,他们的君王都开始做大汉的臣子了,那他们国内的人还有理由来反叛嘛?扶余国先前几次动荡,我在派人镇压的时候,直接让扶余王的儿子随同大军前往,敌人不战而溃,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况且,我还时不时看望他们,让他们书写文章,他们的文章虽然写的不好,可以过去外王的身份来书写文章,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歌颂大汉之恩德,这对全天下的民心都是巨大的鼓舞啊……至于留下来的威胁,他们在有数万大军的时候,都不是我的对手,难道如今在长安,还能对我造成威胁嘛?”

刘恒若有所思,“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那我也不多说,你自己看着办,西庭国那边,不要赏赐太过……刺史那边传来的文书,指责西庭王偏爱妾室,轻视正室,后宫风气不正……”

刘长嘀咕道:“这刺史是没事做了嘛?后宫女人争风吃醋这样的小事也需要上书给御史?”

刘恒却很严肃的说道:“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寻常百姓的家里,就会弄得一家不和,分崩离析,若是出现在王宫里,那就会使得国内动荡,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内乱……这怎么能说是小事呢?!”

“这是您儿子和儿媳的事情,朕就不参合了,您自己看着办吧,反正赏赐的事情我自己会下达……”

刘恒再次说道:“我这次前来找陛下,倒也不是为了西庭国的事情,还是运河,造船坊等诸事……臣与赵佗已经确定了大概的计划,张左相准备交由地方来做这些事,庙堂派遣一人统筹大局,督促各地相互配合,合力完成……左相举荐了大臣胡毋生和堪舆家罗镞来做这件事。”

“罗镞啊,就是那个楚太子的老师?他还懂运河?”

“工程之事,他们都有些了解,胡毋生为人公正,不会偏袒,不会被收买,有罗镞来协助他,这件事肯定是能办好的。”

“好,那就按着左相的想法来操办吧,不过,还是要多问问人家的意愿……不要逼迫人家去做事,被逼着去做事,和自发的去做事,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懂水运的又不只是他们一个堪舆家,还有墨家什么的……可以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四哥,明白我的意思吧??”

刘长兴奋的眨了眨眼睛。

刘恒抿了抿嘴,你这厮真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