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另外一些地方,距离倒是很近,无奈太过贫瘠,产出有限,你要是吞并了,等于救了他,信不信,他们会死吃你一口,成为王朝的包袱……没错,说的就是高丽!

尽管他们已经那么跪舔了,一心要当中原的好大儿,但也仅仅如此了。实在是没办法,地方太穷,吞并他们,能把户部弄破产了。

所以说一个王朝,有多大疆土,是要看控制这些疆土的方法,经济模式的选择,还有国家财力……在这中间,找个平衡。

毕竟六百年前的人,没必要为了六百年后的孙子爽,就勒断裤腰带,去开疆拓土,苦心维持吧!

你也太为难祖宗了。

庞大的疆土,并不好维持。

元朝版图看起来那么大,其实有很多统治真空,而且元朝在行省之外,也采取了分封制度。

比如陕甘地区,就有许多蒙古诸王,云南也是归属把匝剌瓦尔密……元朝真正捏在手里的面积,远没有那么庞大。

另外众所周知,带英在变成日不过帝国之前,曾经是日不落帝国。维系庞大帝国的,不只是蒸汽机的轰鸣,还跟带英的统治手段有关系。

他们以精通搅屎著称,可要想把屎搅得妙不可言,就需要深厚的功力。很凑巧,带英就是个能够俯下身,仔细研究殖民地文化背景,寻找搅屎之机的国家。

如果把带英看成一个殖民帝国,下面一堆殖民地,那就把带英看得太简单了,要知道在带英下面,还有许多殖民大管家呢!

比如三哥,就是那个贡献最大,出力最多的。

带英是靠着印度的财力,甚至是兵力,发动战争,敲开东方的门户……

张希孟曾经和朱元璋畅想,要建立起超过元朝的庞大疆土,唯有如此,才对得起华夏第三次崛起……话是说出去了,可到了落实的时候,如果就靠着对外用兵,攻城略地,那么对不起,就算拼了老命,该做不到还是做不到。

如果没有体系的创新,上限就是汉唐明初,不会有任何意外的。

“李兄,依我之见,其实很多化外蛮夷之地,看似荒凉,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既然当地有人还能维持统治,就代表是可以纳入版图的……问题是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顺利把这些地方控制住。如果还只是中原的这一套东西,肯定不行的。我希望朱英能在岭南试验,就是要找到一种新的模式。而有了岭南经验之后,我们在西域,在漠北,甚至更远的地方,就可以寻找出合适的办法,将当地顺利纳入版图。总而言之,这是需要我们努力探索的地方。”

李善长皱着眉头,困惑道:“张相,你这番道理,我是听懂了。可我不明白,既然你是这么想的,那为什么在上位治下,不能这么干?非要坚持均田,就不能顺应下面的意思,寻找不同的办法?”

“不能!”张希孟道:“中原之地,人就这么多,地也这么多……几千年了,什么能兴国,什么会亡国,写得明明白白!不抑兼并就是死路一条。任何新的方式,都会带来很可怕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天下大乱!其实我还是很赞同士大夫的智慧的,他们讲究以本守家,以商致富,也就是说,耕田读书是根本。我想的是,中原之地的均田模式是根本,是咱们的基本盘。”

“守住了这一套体系,就保证了国家的下限,不会太糟糕。在此之上,我们探索别的道路,每走成一条路,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至于失败……也不会影响太大,还能很好收拾。李兄以为如何?”

李善长久久无言,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