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打了圆场,陈宏信的脸色回温不少,对着陈修筠叮嘱道:“不管之前画过多少次,每一次都要当做第一次来认真对待才行,这样每一次的画都会有全新的感觉,明白吗?”

“是,爷爷,我知道了。”

陈宏信满意地点了点头:“行了,我已经吩咐过了,会有保安在你身边盯着,不会再有人打扰你。”他俯下身,凑近看了看陈修筠的画,抬手指了指画上的荷叶,“侧峰的角度不够,可以再往下压一些,墨色浅了,加点花青。”

说着便亲自动手往陈修筠的调色盘里加颜料,并帮着调匀。

“你好好画,爷爷走了。”陈宏信放下调色盘,拍了拍陈修筠的肩,转身走了,身后乌泱泱跟着一大帮人。

眼看人走了,陈修筠松了肩膀,轻哼一声提笔继续作画,但他没有按陈宏信所说的侧锋作画,反而拿起一只勾线笔开始勾勒线条。

刚刚还有人说他作画写意,如今却是用上了工笔画的手法,也不知是太有想法还是太过叛逆。

苏方饶有兴致地在远处观看了一会儿,随后便顺着湖边继续向前走,一边走一边找,总算是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了独自一人安安静静作画的郝文。

那并不是一个好位置,荷叶歪七扭八,荷花也是稀稀拉拉的,或许是被树荫遮挡的原因,许多都没有盛开,只是个小小的花苞立在枝头。

也正因如此,这边的人很少,也很安静。

苏方站在郝文身后,默默地观察了一会儿,在他观察的这十分钟里,郝文抬了三次头,每次都要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荷塘良久,才继续下笔。

他好奇地悄声往前走了两步,探头看了看郝文笔下的画。

该如何形容这幅画呢?

苏方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混乱”,第二个词——“精致的混乱”。

说它混乱,倒不是说画面杂乱堆砌要素过多,而是风格杂乱。

通常来说,学画的人在最初是模仿前辈们的优秀作品,这时候,他们的风格是生涩的趋于原画的,等他们开始原创,则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包括构图包括用笔手法,都有自己的偏好,这些偏好就形成了他们的个人风格。

但郝文的这幅画,右上角和左下角的荷叶可以是不同的风格,盛开的荷花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也是不同的风格,不像是写生,倒像是把眼前的景物分割成一个个小块,从脑海中翻出相

符的前辈作品,把它们凑到了一块。()

而所谓“精致的混乱”也在于此,想来郝文时常临摹前人作品,已经做到熟稔于心,每一笔都颇具古韵,却又不够和谐统一。

?想看闲与写的《退圈后我成了国家宝藏守护人》第 43 章 国画写生展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看着郝文再一次抬起头,直愣愣盯着荷塘,估摸着是在脑海中搜索可以相匹配的画作,苏方终于轻叹一声,抬脚走了过去。

“这就是你说的国画比赛?”

郝文转过头,就见苏方搭上了自己的肩:“师兄?”

“选的位置不错嘛,”苏方抬手搭在眼上,眯眼眺望,“没太阳,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