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种的包薪艺人合约,就是郑泽仕这种,一个月给一点底薪,每个通告、每集电视剧演出则是单独按劳计酬,加起来就是艺人的全部收入。

勤奋一点的话,你能够小有积蓄,但如果不勤奋不被看好的话,那生活都有困难。

这其中还有更夸张的,叫做“一年一秀”,通常针对的就是刚刚从艺员培训班出来的新人,比如发哥啊、星仔啊、华仔啊、青云啊、伊面啊……等等,他们第一年是没有任何底薪的,只是按劳计酬,勉强能吃饱肚子,就该谢天谢地了。

不过“一年一秀”也就是一年而已,第二年就会通常转为包薪艺人合约了。

包薪艺人合约,是电视台最普通最常见的合约,大部分人拿的都是这一种。

然后剩下来的第二种,也就是部头约,则是很少人能拿到了。

部头约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释,就是我一年和你签几部戏,每部戏按照你的能力和名气算钱。

只要你完成了,那么剩下的你就自己去外面接戏也可以,包括商业活动都是自己搞定,无线不抽成,不干涉。

这样很好对不对?

但是,这样好的合约,电视台却很少很少有人能拿到。

在无线里面,也就是刘淞仁和汪明荃这两个人才能拿到,连很红火的郑绍秋、这两年新冒出来的周闰发、赵雅之这些人,都不要去想。

大家对汪明荃这个大姐大可能熟悉,对刘淞仁或许不大熟悉,但只要提起一个内地的和他差不多的牛人——陈道民,大家就会知道他香江是怎么样了,基本上,他的演戏和行事风格,都和道明叔是差不多的,地位也是一样。

所以他才能有部头约的待遇。

除开部头约,其余的包薪艺员合约,通常都是5-10年。

如果是越受欢迎的明星,那么合约的时间就会越长,后来无线的五虎将,平均都是签约的10年,最夸张的还有15年的——只不过那时候因为有另一些的漏洞,所以伟仔最后才能脱身。

有资料说起,香江的第一个部头约是梁朝韦拿到的,但他那时候比起刘淞仁和汪明荃来,可是要差不少,以邵六叔那么吝啬的性格,怎么可能给一个才出头的新人部头约呢?

华仔那时候比他还猛呢,六叔说封杀还不是照样封杀?

随着这几年香江经济不断的发展,艺人们的薪水也就提高了不少。

无线这边的一流演员,也就是主演了,比如说周闰发,他一个月保底是600块,拍一集给他200块。

丽的的一流演员,比如说徐绍强则是要多一些,一个月保底700,拍一集是250块。

当然这是徐绍强没有拍《天蚕变》之前了,拍《天蚕变》之后,他就变成跟刘淞仁、郑绍秋、伍纬国一样的电视顶级巨星了,那时候的待遇也就更不一样了。

佳视这边的一流演员,薪水则是更高一些,比如说柏彪就是一个月800保底,基本上就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薪水了,然后拍一集就是300块。

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佳视一开始没有自己的培训的人员,都是靠挖人来成就班底的,所以他们给的薪水必定要高一些。

因为薪水高,其余的各种开支跟着就高了起来。

而开支费用过高,也是佳视倒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