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一步,应该算是大功告成了。

可是这帮遣明使竟然无从治理国家,他们从大明学了一堆东西,但是轮到怎么治理国家,他们却束手无策。

彼此争吵了好几十天,根本拿不出一套可行的方略。

被逼无奈,只能恳请怀良王返回倭国,执掌政局。

怀良王老泪纵横,他都没想过,自己还有活着回来的机会。可是当他踏足倭国土地之后,怀良王突然发现,草率了,还不如不回来呢!

眼下的倭国冲突十分激烈,室町幕府虽然倒台了,可地方势力依旧庞大,而且根深蒂固。

那些遣明使主张全盘学习大明,最最关键,就是要废除武士集团,效仿大明,建立起文官治国。

消息传出来,武士成群结队,不断发动变乱,好几位遣明使都被刺杀。

有人被当街弄死,有人在寺庙的大殿,被人杀害。

倭国的种种势力,就跟沸腾了一般。

怀良王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要是放在年轻的时候,他或许会义无反顾,采用明制。但是到了现在,他已经没有这个锐气了。

他希望的是安安稳稳,太太平平,顺利渡过为数不多的时光。

因此怀良王任用了一批遣明使,但同时又保留了室町幕府之下,斯波、细川几个家族,想要实现一种平衡。

可问题是此刻的倭国,已经撕破了脸皮,哪里还允许左右横跳啊!

首先发难的就是细川氏,他们是室町幕府的管领,辅佐将军,权柄极大……由于那些遣明使年轻,而且内部混乱。

虽然在俘虏了足利义满之后,无力左右政局,不得不请回德高望重的怀良王。

而在这段时间里,细川氏不但收拢了力量,还成功拉拢了一大批盟友。

他们趁着遣明使们争吵不休的时候,果断出手,拿下了超过二十名遣明使,将这伙人几乎一网打尽!

张希孟之所以关注倭国的事情,就是因为双方离着这么近,从倭国身上,能够看到很多中原的影子,有着非比寻常的参考价值。

就像楚汉争雄的时候,也要把义帝拉出来充场面,没办法,在儒家的文化圈,就吃这一套。

随后遣明使被细川干掉,也不出预料。

毕竟在大明朝,有张希孟和朱元璋两尊神压着,依旧面临着数次反扑,甚至别的主意都没有,还给徐达常遇春他们栽赃,甚至污蔑朱元璋,泼点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