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弹劾李善长欺君啊!”

朱棣大诧,“你,你想害死李相公啊?”

“害什么害?咱们跟他合作,这种老狐狸,你手里不捏着他的尾巴,他就能反过头,把咱们坑了,我这叫有备无患!”

蓝玉拉着朱棣,直接来找李善长。

他们来跟李善长算账,确实是有道理的。

哪怕大明成立了外务部,对外的了解情况,提上了一个层次,但中书省依旧闹了笑话……大明立国之后,沿海有倭寇作乱。

明朝这边,派遣使者谴责倭国,要他们约束倭寇,不许袭扰大明沿海。

毛贵根据情况,已经向中书省回报情况,眼下倭国是室町幕府说了算,倭酋已经被架空。

应该下旨给室町幕府,让他们立刻遵照旨意办理。

可这事情到了中书省的会议上,立刻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我们不管倭国如何,这个室町幕府,不过是武人柄国,属于藩镇僭越,如果我们给室町幕府下旨,那意味着什么?

咱大明承认倭国的武夫作乱吗?

鼓励臣子架空君王?

这算什么事?

完全不合理啊!

所以不管你倭国怎么想,在大明这边,我们只承认正统,不认什么幕府将军。

毛贵跟这帮人争不过,就只能按照他们的意思,给倭国王族下旨,然后就得到了那份怀良亲王的中二文,把朱元璋气了个够呛,决定要对倭国用兵。

好笑的是,由于毛贵反对,中书省让翰林院负责起草国书,还把怀良王弄成了良怀王,惹出了大笑话。

这事情也是蓝玉在备战期间弄清楚的。

此刻再看那封倭国国书,就有那么一点点滑稽了。

并不是倭国目空一切,自大无人,没把大明放在眼里。

叫嚷着要和大明相逢贺兰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