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的目光像淬了毒似的,狠狠怒视一眼后面的牛邯,没有任何的减速,跟随王孟,直奔大营的辕门而去。

王孟在常玉的保护下,一路上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跑出营地,跟着他跑出来的军兵,连千人都不到。

到了大营外面,王孟放慢马速,回头观望,此时大营里已然是火光冲天,人喊马嘶,而且顺着鸡头道杀进来的汉军,已经冲入大营,听动静,大营内越发的胡乱。

王孟望望大营,再看看跟在自己身边,稀稀拉拉的近千将士,眼泪都差点掉下来,六万大军,一下子就被打没了,他的心情,只能用把抓揉肠来形容。

此时,王孟真有股冲动,调转回头,和牛邯以及汉军拼了。常玉似乎看出他的想法,颤声阻止道:“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将军还在,今日之仇,我们早晚能报,可将军若是没了,今日之仇,又如何还能报啊!”

王孟深吸口气,点点头,眼圈湿红地说道:“今日之败,并非我王孟无能啊,而是牛邯鼠辈,背叛大王,投靠了敌军,我王孟又能如之奈何?”

他这话,也不知道是在宽慰他自己,还是在向周围的部下们作出解释。

在常玉的劝说下,王孟终究是没有回头,带着不足千人的残部,跑出薄落谷,穿过鸡头道,一路逃回汉阳郡。

瓦亭之战和鸡头道之战,可以看成是一场战役。此战,汉军这边参战的是征西军,陇军方面参战的是牛邯部和王孟部。

不过因为王遵先一步劝降了牛邯,使得整场战局的天平,完全发生了改变。

陇军的牛邯部和王孟部,双方的兵力加到一起,有二十余万,在汉阳和安定之间的交界处,构建起一条坚固的防线。

倘若是直接交锋的话,征西军想突破陇军的这道防线,倒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绝对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而牛邯的临阵倒戈,使得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陇军,一下子陷入被动。

更要命的是,以牛邯为首的数万叛军还成功混入王孟军,与汉军里应外合之下,使得王孟军几乎没做出任何的抵抗,一下子就被打得土崩瓦解。

此战,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便是,让王孟成功逃脱了。对此,牛邯是扼腕叹息,就差那么一点点,如果他身边的手下弟兄能再多一些,必然能生擒王孟。

刘秀与隗嚣之争,一直以来,都很难看出谁占了明显的优势。汉军是兵强马壮,但隗嚣的兵马也不少,而且还占据地利的优势,汉阳之战真的不太好打。

战事的转折点就出在牛邯身上。牛邯的率部倒戈,使得双方的强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汉军实力大增,而陇军则是元气大伤。

隗嚣的丧钟,其实也正是从这一刻敲响的。

陇军于汉阳与安定交界、汉阳与三辅交界,构建了一条半弧线的防线,看起来是把汉阳护得固若金汤。

可随着瓦亭、鸡头之战过后,汉阳与安定交界处的防线灰飞烟灭,征西军顺利通过鸡头道,挺近汉阳。

与此同时,以岑彭为首的汉军主力,进攻驻守陇地的王元军,以耿弇、盖延为首的汉军,进攻驻守番须口的行巡军,汉军的全面进攻,终于开始了。

在番须口设防的行巡,面对的是两支汉军,一支是耿弇部,一支是盖延部,两支汉军分从东北、东南夹击番须口,行巡全力迎战,奈何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战力也相差悬殊,行巡被耿弇和盖延联手杀得大败,带着残部,仓皇逃走。

陇坻的王元,也没讨到好处。岑彭统帅的汉军主力,足有十余万众,声势浩大,气势如虹,王元在陇坻的个个山头,布置了许多的要塞,不过在汉军面前,这些要塞所能起到的作用,着实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