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十倍啊!

你让不让人活了?

但是相比起后面两条,也就不算什么了。

三成学童当中,要有一少半女孩子……老天爷啊,干脆杀了我们算了,没有这么干的!

至于总体识字率,三年就要达到一成之多,你让我们怎么办?去田间地头,给老农上课,教他们识字吗?

疯了!

绝对疯了!

李习倒是也觉得自己疯了,放在过去,他连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机会摆在面前,他为什么不做?

老朋友,兼师弟陶安作死,听说还没到老家,就一病不起,这一生也就这样了……自己年纪比他大,还能有多少时间?

人生一世,到了老年,就越发珍惜时光,是给家族后代留下一笔可观的财富,还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名声……

全力以赴,兴办学堂,鼓励入学,若干年后,当世上有数以千万的学生受益之时,他就是开启教化的关键人物。

个人的成就,甚至可以和孔孟相提并论?

毕竟孔老夫子一辈子就教了三千弟子,我要是能培养出三千万人,如何不能光耀千古?

更何况在均田之后,家家户户都有了一点存粮,有了结余,可以考虑地位提升,改换门庭。

而读书又是最稳妥,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方式。

就是要兴学,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竭尽全力,凭什么干不出一番业绩?

不能够啊!

李习如此,贾鲁甚至都去新安江转了一圈,实地考察,又跟胡惟庸聊了许久,就在说治水修堤的事情。

暂时还没法去治理黄河,拿新安江练手,也是不错的。

……

当每个人都忙碌起来的时候,给大家伙创造做事条件的张希孟,反而无事可做了。

这可不行啊!

总不能让咱给朱英开家长会,去见证毕业考试吧?

我可没有这么清闲,再说了,让我去看,那也是徐达和常遇春级别的,看你们小孩子过家家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