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牵马坠蹬的,无一例外,全都是山海关的将领,最低也是个千户官。

旁边的人,骇然之余,全都是羡慕的神色。

真是太涨脸了!

老胡看了看这些孩子,脸上抑制不住的兴奋。

“当年光复燕云之后,这里还是一片荒凉,这些年来,我们修墩台,筑堡垒,抵御蒙古人入寇。又兴屯田,晒食盐,建学堂!大家伙一刻不停,从来没有歇着!现在咱们的子弟后辈,通过了考核,进入了北平大学堂。军中子弟也去读书了!”

胡大海情不自禁地挥舞起拳头,“从今往后,军中子弟,也能一肚子学问,入朝为官,做尚书,做宰相!”

老胡兴奋吼道:“当年张相公承诺的事情,做到了!他现在就在北平,等着帮忙教导咱们的后辈!武人不负大明,大明更没有有负我们!这么多年的辛劳,值了!”

话说到了这里,胡大海竟然忍不住眼中含泪,再三瞪回去,到底流了下来。

这个铁一般的汉子,哭了!

当初光复燕云之地,大赏功臣。

那么多人想的都是封妻荫子,好好享受。只有胡大海带着一些人,留了下来。诚如老胡所说,他们一手锄头,一手刀剑,偶尔还要拿起铁锹,锯子,打仗,修城,种田……一刻不曾休息。

脚下的这片土地,都被他们的血汗浸透了。

为了伐木,修长城,为了抵御蒙古诸部,奋勇作战,光是在山海关外,这些年下来,就有七百五十六名战士长眠于此。

他们的坟地,在山海关城墙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每年清明冬至,都有专门人前去祭祀。平时的人,也络绎不绝。

大家伙都不曾忘记他们,而这一次通过考核的学生当中,就有三人的父辈是牺牲的将士。

他们靠着军中的叔伯们照顾,顺利成长,并且读书识字,表现优异,一直到通过考核,成为了北平大学堂的一员。

此刻的他们,也坐在马背上,被军中将领牵着,器宇轩昂,从山海关出发,踏上前往北平的道路。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喜峰口,古北口,居庸关,紫荆关……还有许多其他的关城村镇。

这一次通过考核的军中子弟,就有接近五百人,超过录取数量的三分之一。

毫不夸张讲,这所北平大学堂,就是给军中子弟准备的。

不是为了安抚谁,而是实实在在,是他们应得的。

这些将士拿回了失陷数百年的燕云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