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孟把事情说到了这一步,已经不用他废话了。

在场的朱升和朱元璋,都是什么人,又岂会不明白了!

朱升咬牙切齿,忍不住哂笑,“很好,算计很精明啊!只要上位点头,你们就算是官商了,然后利用这条赣江航路,中饱私囊,大发利市,你们算计真精明啊!”

揭文安鬓角流汗,惶惶不安,怎么会成这样?

明明算计很好的事情,怎么就瞒不住啊?

这时候老朱竟然又说了一句,“不光算计精明,还贪婪吝啬……你们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你们要钱也就罢了,还不舍得分咱一点?狗胆包天了!”

最后一句,老朱简直是用吼的。

揭文安再也撑不住了,直接铺在了地上,其他几个人更是瘫倒了,本想着来发财,却没有料到,这是进了鬼门关!

“把他们拉下去!”

郭英闻讯,立刻叫人动手,把这几个人拖到了外面,根本不给半点辩驳的机会。

尤其难得,张希孟竟然也没说什么,仿佛这几个人的生死,根本不关他什么事似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几个家伙敢光明正大送上门,也着实是看扁了朱家军的水平,一群土贼,懂得怎么收商税吗?

还不是我们说什么是什么,只能乖乖被骗。

“主公,臣在当初进入滁州的时候,就主张建立起征收商税的体系,渡江之后,有关财税的争论也不止一次,彼时无法统一征收商税,就暂时增设了度支局,总算收入。而事到如今,臣以为征收商税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而这条赣江航路,就是最好的征税试验场!”

老朱在别的事情还算自信,可是到了商税这块,他虽然也努力过,但毕竟没有天赋,能跟上思路已经很不错了,断然不可能有什么创造性的建议。

至于朱升,他只怕还不如老朱,毕竟朱元璋跟着张希孟读了好几年书,而朱升则是标准的士大夫教育,压根就没琢磨过这一块。

“主公,其实这才是我们当下最大的问题,由于长期忽视商业,使得很多人压根就不懂商贾之事。纵然是一些略有了解的,也仅仅是知道怎么敛财,让他们为国理财,着实是有些难为人。而商业利益之大,能造就江西一省的繁华,又岂是等闲!”

朱元璋凝神深思,的确长久以来,都忽视商税,现在该补课了。

但朱元璋也深知一件事,不管干什么,都要有人才。

张希孟是懂这个没错,但是这么长久以来,除了一个宝钞,张希孟也没鼓捣出什么东西……不是他不行,而是单纯没有配属相应的人才。

财税的大权还都集中在户部,这肯定行不通的。

“这样吧,立刻下旨,在科举之外,加设,加设商业特科!”老朱沉吟道:“就是商业特科,通过考试之后,等同科举。再加上一条,不管什么出身,也不管多大年纪,只要确实有真本事,一律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