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毫不迟疑,“这事我同意了,没什么做不到的。不就是那几家勋贵吗?你不愿意得罪人,这事交给我,恶人我来当!”

徐达摆手,“我不是这意思,我就是觉得,这种事情做起来只怕会得罪太多的人,落实不下去。”

汤和沉吟了少许,叹道:“你说这事不好办,我是知道的。但要说无从做起,那也是低估了满朝之士。从当初跟着张先生读书识字开始,有些事情,潜移默化,就已经跟咱们讲了。只是立国之后,有些人又把当初的话,当成了玩笑,忘了初心,你说是吧?”

徐达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我明白了!多谢汤老哥,有你在,我现在的胆子大起来了!”

徐达打定了主意,火速去联络其余御史言官……经过了他的整顿,御史台也集中了不少军中退下来的老兵,可不是过去清流为主了。

徐达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之后,立刻得到了大多数御史的支持。

“请总宪放心,我们也都是这个意思,这些年教化经费投了那么多,却还是没有效果,该改一改了!”

御史台经过徐达的整顿,今非昔比,他们不光战斗力强悍,而且还能影响舆论……很快就有人出面,向应天的报纸阐发了主张,仅仅是标题,就让人目瞪口呆:“警惕士大夫班师回朝!”

门下省,宋濂和刘基,还有姚广孝,几个人凑在了一起。

刘伯温首先道:“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你们两位怎么看啊?”

宋濂哼了一声,“伯温兄,咱们俩最是熟悉不过,我年幼时候求学之苦,你是清楚的。如果当初有这么个夏河寨中学,我该多高兴啊!”

刘伯温翻了翻眼皮,笑道:“那是当初啊,现在呢?”

“现在?”宋濂呵呵道:“你以为我和当初不一样了吗?笑话!”

刘伯温点头,“这就好!”

当他把目光转向姚广孝之时,没等说话,姚广孝就先笑道:“我可是僧人还俗啊!”

刘伯温不客气道:“出家人不爱财,越多越好!谁知道你又怎么想的?”

姚广孝气得笑了,“我当初也不是什么正经和尚啊!”

这一句话,弄得三个人,哄堂大笑。

刘伯温欣然道:“这么说起来,咱们门下省也是这个意思了呗?”

宋濂怔了下,好像还缺了一个人。

姚广孝道:“那个龚伯遂被汪广洋请去了。”

刘伯温哼了一声,“随他去吧!”

中书省这一边,孙炎也无可奈何,闹得这么大了,不拿出个办法,也不行了……我这人也命苦,好容易接了相位,这大事情就一样接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