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家这块,老娘虽然惋惜,但绝不会包庇陈迪,不然也不会把消息给自己了。老爹更不要说,他肯定是主张往下查的。

至于朱元璋,这就更不用说了,老朱一向是嫉恶如仇,尤其是这种挖大明朝根基的事情,更不会手软。

真正麻烦的就是马皇后和朱标,倒不是说他们分不清是非对错,只是不计一切办案,会造成不讲情面的印象。

而且陈迪也为官二十年来,他的亲朋好友,也不在少数。

这么多书籍,能牵连到的官吏绝对不在少数,要知道眼下监国的可是朱标,搞不好会弄得他十分尴尬……要不然我手下留情,放过朱标一把?

想什么呢!

我又不是朱老大的人!

更不是朱老四那边,我堂堂太师府二公子,我管他们尴尬不尴尬!

当然了,别人不管,马皇后不能不管。

思前想后,张承天想到了一个主意,他买了一盒点心,真的只有一盒,巴掌大而已,跑去见大宗正李贞!

没错,张承天开始了自己的操作,他先是说服李贞,请老李出面,跟皇后娘娘打个招呼。并且将污蔑勋贵功臣的意思捅给马皇后。

随后张承天又找到了报纸,授意报社,刊登文章,强烈建议朝廷,严惩造谣污蔑,以正视听。

等忙完了这些,张承天才拿着崭新的报纸,迤迤然往东宫而来……其实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却有一条最关键的内容。

那就是张承天并非太子一系,天下间最要不得的就是结党营私,哪怕到了他们这个层次,道理也是一样的。

像张庶宁那样,一心办学,不掺和朝廷的事情,是一种方式。

而像张承天这种,瞧谁都别扭,也是一种玩法……试想一下,假如张承天是朱标的伴读,或者更亲密一些。

遇到了陈迪这种案子,就算要秉公执法,第一步也必须是知会朱标,然后让朱标来主持决断。

无关国法,只是办事情的规矩。

而一旦朱标自己操持,结果又会怎么样?

不管陈迪如何,这个案子大概是闹不起来,毕竟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都是自己部下,难道要自杀自灭吗?

所以说有些事情,确实不是那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