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庶宁担任山长之后,张承天执掌拱卫司,也都放弃了。张家老三老四,包括日后的下一代,都会失去恩荫的可能。

同时汤和主持的军制改革,也在疯狂削减勋贵的权柄,除了嫡长子继承爵位之外,其他的孩子,都要和普通将士一样,需要读书考试,才能进入军中效力。

至于藩王宗室,那就更不要说了,老朱做出的限制更多。

宗室勋贵都被砍到了这个程度,普通文官就更不要说了。

俸禄早就被张希孟砍了,剩下来的虽然能活着,但绝对没法像宋朝活得那么好。

而且宋朝还有个习惯,动不动就恩荫官员子弟,通常是一人为官,鸡犬升天。

这么多亲族后辈,进入官场,自然而然,就形成一股势力,会努力保护家中利益,不许外人侵犯。

有人或许要问,他们能保护得住吗?

即便是宋朝,也有不少贫寒子弟,难道他们就不会出手吗?

不会的!

因为在宋朝,可能存在穷学生,但绝没有穷进士。只要考上了,立刻颜如玉,黄金屋,车马多,什么都来了。

成为进士,等于进入了士大夫圈子,自然能领到新手大礼包,搞不好还有榜下捉婿,连媳妇都有了。

一句话,人家迅速结成一体,想撼动他们,无异于蚍蜉撼大树!

可是到了明朝,事情完全不一样了。

一方面是官员的特殊待遇疯狂被砍,一方面是无数的穷学生加入赛道,把官场卷到了极致。

当了官,也就是比平常人稳定,有体面,有地位……至于其他,真的不多了。

虽然仅仅如此,也能让大多数年轻人玩命,但是和以往的法则,完全不同。像陈迪这种,二十年为官,以尚书衔致仕的重臣,他甚至没有把握,能够保住后代子孙的荣华富贵。

不管上面怎么想,做事的总是成千上万的“卑微公器”,一旦这里面九成都是穷苦子弟,朝廷的政令会倾向于谁,不言自明!

而且这事情已经有了端倪,要不然对遗产收税,又是谁提出来的?

新一代的官员希望,既然要公平,那就要进行到底。

教育公平,官吏不许恩荫,宗室贵胄受到了限制……凭什么财富就可以顺顺利利传承?

我们不是要抢劫,但交点税,总没有问题吧!

这种事情,已经争论了好几年,就因为牵连太广,操作起来也太麻烦,所以迟迟没有结论。

但是随着老一批臣子致仕,早晚还要捅出来。

躲是躲不过的,那不如趁着还有点影响力,赶快输出一些想法,笼络一批支持的人,继续这么纠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