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松眼神动了动,将岁安的话和神态默默记下。

……

另一头,谢升贤将谢原叫到书房,谈及了昨夜在宫中得知的一件事情。

原本,圣人打算在岁安出嫁之时,为她册封一个乡君,事情传到北山后,靖安长公主入宫面圣,婉拒了此事。

谢原闻言,既了然又意外。

了然在于圣人的动机,意外在于长公主之回应。

“圣人隆恩,旁人若拒接,那是不识抬举,但圣人谈及此事时,更多是叹息无奈,你可知为何?”

谢原心知长公主这么做定与岁安有关,但仍耐心恭敬请教:“请祖父解惑。”

谢升贤看他一眼,叹了口气,娓娓道来。

时至今日,世人皆道圣人看重与长公主姐弟亲情,皆因早年宫中争斗长公主以命相护,却不知“以命相护”四个字背后,又有多么漫长的煎熬和艰辛,而他们这些上了年纪,有资历,也知道全部因果之人,却不敢妄议。

当年,圣人与长公主年幼势微,曾为活命,作懵懂无知之态任由歹人下毒陷害,九死一生才得到机会逃出宫去,之后更是很是吃了一段苦。

所幸两人命不该绝,圣人混入行伍一路拼杀,手握兵权重回权力巅峰,长公主从旁辅佐,出谋划策,终得今朝尊荣。

可惜世事两难全,长公主招李耀为驸马,直到二十三岁才产下一女,出生就病恹恹,遂起名岁安,此后再无子嗣。同样,圣人年近不惑,后宫也不算冷清,可膝下子嗣一只手都能数完,就这,都不知填进去多少补药。

听到这里时,谢原已明白为何知道实情者也不敢妄议。

事关皇嗣,何其重大。

谢原心中一动:“所以,长公主婉拒圣人隆恩,是为了岁岁?”

谢升贤默认。

桓王之女尚能因其父之功,出身便得县主封号,长公主这等地位,李岁安是她的独女,岂会多年来只有一个贵族身份,而无加封?

岁安生来病弱,长公主废了很大的力气才保住这个孩子。

她怕太多福气会折损了这个孩子,所以这么多年,从不为岁安争取任何荣耀,她把岁安带到北山,凿出一片别样天地给她,所做一切,只为她康健长大。

这也是为什么,岁安的婚礼并不铺张奢华,若非有圣人主婚,御赐西苑这点体面撑着,怕是都比不上初云县主那场婚礼。

谢升贤看向谢原:“你以为,圣人为何要告诉我这件事?”

谢原没说话,心里明白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