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他真的有机会复兴韩国,那普天之下的黎庶真的能比现在秦朝的大统一好吗?

【扶南之前还看得到有粉丝希望扶南讲一讲项羽是怎么失去天下的,其实算起来他

最终丢失天下其实一点也不冤,甚至有几分自寻死路的意味。】

自寻死路么?

项梁看了自己的侄子又望了眼天幕,是天上的仙人厌恶杀戮,所以给项籍将下的罪吗?

他看着一旁的项籍,在这一刻突然觉得亡秦兴楚也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这种思绪只闪过了一瞬。项梁缓过神来,又思考到了另一种可能。这是不是一种新的机遇?

如果他能规避今后的错误,是否就可以取代当世之秦?

天幕上的仙人还在缓缓讲述。

【不可否认项羽勇武举世无双,在垓下之战前几乎未曾有过败绩。可是他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最后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

【除了屠城以外,项梁和项羽还尤其喜欢杀人立威,比如会籍郡守殷通召集项梁商议反秦事宜,项梁却命令项羽诛杀殷通以及其部下一百余人,然后召集当地豪强而宣布自立。】

【项梁拥立楚怀王之后,昔日的楚国令尹宋义被楚怀王封为上将军却因为不肯听从次将项羽的建议迟迟不肯发兵,反而被次将项羽所杀。】

【就连宋义已经送到齐国为相的儿子宋襄也随后就被项羽派出去的人杀死了。这件事确实让项羽获得了极大的名望,同时楚怀王也转而封他为上将军。著名的巨鹿之战,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取胜。】

【阵前换将,章邯率领40万大军将其围困。项羽想到破釜沉舟,率领将士拼死一战,竟然取得胜利,这也算是他有本事。项羽一时之间,威名响彻反秦的各路诸侯们。】

【而且很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宋义曾经也归劝过项梁,可是项梁却没有接纳他的建议,最终战死。】

【哦,先说一下项梁。项梁其实死于自己的骄傲之中,他曾经在攻打秦军时连连取胜。终于在抵达定陶县的时候,终于战败,这场战败也最终导致了他的身死。其实在此之前,宋义曾经提醒过他骄兵必败。但是项梁却没有听从建议。最后章邯得到了支援,突袭项梁,项梁兵败身死。】

只不过这件事情虽然为项羽获得了一时的名望,但是也为今后的事情埋下祸患。

细细想来,会稽郡守与他们共同谋事,却反被杀害,这是没有信义。而当时的世道却是最讲这信义二字的,他们如此作为,天下的英豪,哪敢投奔于他们?

临阵脱逃,对敌而胆怯,容易动摇士兵们的士气。用这样的人担任主将,似乎难以取胜。

从这一点上看,似乎项羽诛杀宋义是明智的选择。但是他在此之后却仍然派人诛杀其子,这未免难保掺杂了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