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虽然太卜已经蓍龟占卜推算好了吉时,然而正式祭祀的这一天,天气却不算好。

天幕低垂,层层的云叆昏暗透着污浊的黄灰色,显得异样阴沉仿佛立刻就下雨,可偏偏祭祀即将开始。

忽然间天空中劈出一道惊雷,秦朝的人还是比较迷信,见此情景立刻觉得是上天对他们动怒了,可是没等他们做出什么反应

金光忽然透过了密云投下绚烂的日光,一缕清风瞬间吹散了漫天黑云。经历过上次天幕事件之后,有很多人已经能反应过来。

“是仙人!仙人神迹又要显灵了。”

“又是祥瑞,我大秦被仙人庇佑,自是千秋万代,福泽永昌。”

如果苏扶南有机会亲眼目睹此刻的盛况,她定会大发感慨。

不只是忙碌几天的官吏,咸阳城内外的黔首几乎是奔走相告,大多数人直接俯身下跪,朝着上天接连磕头,口中念念有词的念着保佑加上一些祈福的话语。

上一次天幕落下后,陛下就是减免了今年的一成赋税。

这看似不多,对于他们可是天大的好消息。朝廷简称了一点粮食,他们就能多留下一些口粮,日子就更能有盼头。

*

嬴政坐在六马驾驶的铜马车上,并谋沉思着祭天的具体事宜,思绪却不经意间的被带到了火药上。虽然仙人已经给出了制造火药的大致思路,但是那些方士到底是不中用,这几天也没有见到什么成效。让他头痛极了。

卫青出征已半月有余,冰河却没有开化转暖的迹象。刘彻正在坐在未央宫翻阅竹简的,铜盆里燃烧的木炭噼啪作响,可是他还是觉得有些微冷。

坐在宫殿里的他尚且觉得天冷,那远在漠北之地的卫青呢,难道就没有有效的御寒物资吗?

贞观三年,已经成为太上皇李渊移居大安宫,虽然早已过了玄武门兵变,但是这一切似乎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

李渊对于过问政史已经彻底死心,将一切都交给了儿子李世民。

按理说,今年的年景是算不上太好的,或者说这几年都不好。

贞观元年,关内饥。史书上寥寥数笔记载的却是无数百姓的血泪,然而旱灾之后往往伴随着的又是大量的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