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不动吴汉,臧宫也只能接受吴汉的命令,接下来,汉军开始做出调整。

以臧宫、杨翕为首的汉军,回撤江州,另外,江州这边的冯骏,又依照吴汉的命令,将两万汉军派往南安。

身在南安的吴汉,等待后续援军到来的同时,他也没闲着。

鱼涪津之战结束后,十万蜀军被打散,很多散兵游勇还游荡在南安的周边,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有两三千人之多。

吴汉派刘尚围剿,刘尚率军汉军出击,追杀散兵游勇上百里,蜀军残部都逼得一路向西逃窜,最后蜀军的残部都逃进峨眉山内,刘尚这才作罢,率部回撤南安。

不日,臧宫率部撤回江州,在江州暂做休整,将军中的伤兵留在江州,从江州调走精壮,补充编制,而后,五万汉军北上广汉郡。

臧宫率部来攻,延岑急忙向公孙述求援。目前留守成都的兵力已经不多,不可能再抽出兵力给延岑,思前想后,公孙述传书公孙恢,让公孙恢抽调兵马,增援延岑。

现在,吴汉还没有率军北上的意思,武阳这里也算太平,十多万的蜀军驻守的武阳,也着实是有些浪费兵力。

公孙恢和史兴一合计,决定把王元调走。

王元是隗嚣的部下,属陇军派系,在公孙述这边,他始终都是格格不入。

公孙恢和史兴也没有很待见王元,反而觉得王元这个人就是个丧门星,先是克死了隗嚣,后又克败了隗纯,现在跑到己方这边,还指不定要克死谁呢。

不如把王元弄到延岑那边,反正这两人都属一丘之貉。论领兵打仗,两人都没什么本事,但论跑路,两人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就这样,在公孙恢和史兴的安排下,王元率领两万蜀军,去往广汉郡增援延岑。

公孙恢和史兴也不是有多大本事的人,但他俩看人倒是挺准的,延岑当真能称得上跑路界的第一高手。

他从汉中跑到南阳,从南阳跑到南郡,从南郡跑到益州,一路跑下来,可谓是身经百战。

延岑的嗅觉极为敏锐,每逢交战,他都能嗅到战败的气味,并提前做好跑路的准备,虽说吃过无数场败仗,但延岑直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呢。

驻守广汉郡的延岑,还没等到王元的率兵来援,就先和臧宫碰上了。双方于广汉郡的广汉县,展开了一场针尖对麦芒的交锋。

延岑依旧是发挥出了他的特长,双方交战没多久,延岑就预感到己方恐怕要战败,他也由中军撤到了后军。

作为全军主将,不在中军指挥战斗,而是跑到后军去避险,这样的军队,想不败也挺困难的。

果不其然,以延岑为首的五万蜀军,被臧宫为首的五万汉军,杀得大败,早就在后军做好跑路准备的延岑,见到前军已败,立马调头就跑。

主将都跑了,下面的将士们哪里还会拼死作战,五万蜀军,好似一盘散沙似的溃败下来,四散奔逃。

五万大军,一场交战,一溃千里,蜀军将士光是自相践踏所造成的伤亡,就已不计其数,反观延岑这位主将,倒是一点伤没受,跑得比谁都快,从广汉郡一路逃回成都。

延岑跑得够快,同时也是坑队友的能手,王元千里迢迢的来到广汉郡增援,结果他刚到平阳乡,正准备与延岑部汇合呢,延岑已经先跑路了,以臧宫为首的汉军,携大胜之余威,直奔平阳乡而来。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汉军,王元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