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它,让我们在南北战争时,挣到了上千万美元!”

这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作,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前,身为材邦公司总裁的亨利·杜邦意识到战争爆发会战争一旦爆发,火药便会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市场需要,而且市场需求会随着战争的激烈而逐步扩大。制造火药需要大量的粗硝石,亨利有先见之明,在很早之前便开始派人去各地采购,那时候不仅杜邦公司的仓库里堆满了硝石,甚至就连公司所在的白兰地河畔的小山坡上也堆满了硝石。

在战争爆发之后,凭借充足的硝石供应,杜邦公司成了北方最大的火药供应商。

“是的,我当然记得,战争对火药的消耗是惊人的,在战争爆发几个月后,国内已不可能再买到硝石了,所以您派我去了法国的巴黎和英国的伦敦。在我到达伦敦后,立即买下全英国所有库存的硝石原料,总计两万余桶。甚至还有船上的——当时一艘货轮正由加尔各答驶往伦敦,船上载有335万磅粗硝石。我将这未到口岸的硝石也全部买下。硝石装了满满四艘大船,总计花费货款三百多万元。”

提及旧事时,拉蒙显得有些得意,毕竟,他直接运作这一切。

“是的,拉蒙你运回的硝石全部制成火药用于战争。我们公司也由此获得了数以万计的财富,但是真正让我们的公司发展起来的却是它……”

手指着侄子手中的智利硝石,杜邦说道。

“当时因为印度硝石价格飞涨,我们的利润非常有限,所以我们把目光放到了智利硝石上。不同于印度的钾硝石,智利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钙。我不通过通过使用碳酸钾作为结合钙离子和提供钾离子的原料的交换反应,我们得到了制造制造火药的硝酸钾,也正是从那时起,智利硝石就成了我们公司制造火药以及硝酸的主要原料。”

“叔叔,那是因为它比印度硝石更便宜!”

拉蒙直接了当的说道。

“智利硝石的价格更便宜,即便是现在,它的用途很广泛,可是它的产量巨大,价格相对低廉,至少比印度的钾硝石更便宜。在大明帝国有大量的矿场在开采它。”

“是的,你说的没错,在大明帝国确实有大量的矿场在开采它,每年的产量有两百万吨,甚至很快就会突破300万吨,按照大明帝国官方的说法,两年内就会突破600万吨,足以供应全世界的化工产业以及化肥产业的需要,”

侄子的话,让亨利连连点头说道。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可能……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失去它!”

“什么?”

拉蒙不解的看着叔叔。

“失去它?怎么会呢?”

“阿卡塔玛沙漠,是全世界唯一个大规模露天开采硝石的地方!”

亨利指着地图上的南美西海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