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闲看邓队长被吓得六神无主,就趁机质问道:“你还没回答我刚刚的问题呢,这林天港是怎么从樟林县跑来瑞宁县办企业的?”

“这个我不太清楚……”邓队长支支吾吾,但迎上余闲的阴寒脸色,心里就打了个突。

犹豫了一下,邓队长硬着头皮道:“我真的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那起偷排工业废水的案子被侦破之后没几天,那个林天港就来瑞宁县买下那个厂房,上面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顿了顿,邓队长面露无奈:“说实话,也追究不了他什么责任,毕竟他在天港化工又没担任职务,那些偷排废水的人也没供出他。”

余闲听得直皱眉,这不是明目张胆的践踏法律嘛。

“那蒋仁平对此是什么态度?”

“我也问过蒋局长了,难道就这么饶过这孙子了,蒋局长说没办法,人家上头有人。”

邓队长指了指上面,继续道:“而且林天港回瑞宁县投资办厂,不仅利税利财政,还能带动就业,最关键的是捐赠了一大笔钱给环保基金,县里上下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

“搞了半天,原来还是利字当头啊。”余飞忍不住调侃道:“我算明白了,只要给得多,政府的怀抱,就和女人的双腿一样,总是敞开的。”

邓队长一脸尴尬,却无法反驳。

话糟理不糟。

要知道,地方官员和平民百姓看待问题的思维往往不一样。

有句话说得好,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平民百姓和地方官员其实也差不多。

就拿上次的工业废水偷排事件举例。

项敏学、蒋仁平这些瑞宁县官员之所以这么积极的调查真相,本质上,他们绝非出于公义和道德,而是基于利益!

如果污染发生在其他地方,他们自然不会在意,但偏偏发生在治下,上级追究起来,他们也不好过。

至于惩办林天港这些黑心企业家,他们也只是依法处理,如果依法处理不了,他们总不可能追着不放,毕竟私人关系上又没有深仇大恨。

说得再难听一点,污染瑞宁县的环境是其次,污染了他们的仕途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