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得起朝廷养兵千日,也对得住我等行商缴纳的高额赋税。”

二十税一呢!

她们前前后后交了那么许多钱,没有收税时积极迅猛,不落下哪怕一丝一毫。到商家遭受损失时,朝廷却袖手旁观的道理吧?

所以……

康熙震惊:“因为福敏你跟老九的商船被劫掠,你们父女俩快马进宫,要朕发兵倭子国?”

“错!”敏敏小手轻晃:“是为保护咱们大清好商贾顺利海贸,积极剿匪。当然,若那倭国全民皆匪。都借着地利之便,欺辱咱们大清子民。那么咱们作为□□上国,也不是不能教他们学个乖。”

“就像当初,皇玛法您御驾亲征,领着阿玛跟几位叔叔狠狠教训了策妄阿拉布坦那厮一样。”

“百姓只有拍手称快,奔走相告,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强大而又安全的国度。史官也都大书特书,只叹纸短情长,写不尽皇玛法英明神武……”

这丫头,这丫头,也未免太过大胆了吧?

真以为皇阿玛是那等被吹捧两句就飘飘然,脑门一热就轻启战端的无道君王么?!

咳咳,谁知道呢。

反正胤禟是懵了,接到他信儿赶来驰援的兄长弟弟们越来越多。连后宫都送了好几波汤水,几位嫂子们也都求见。每个人都为敏敏那个冲动丫头揪心不已,偏她没事人儿似的坚持给皇阿玛画饼。

从出兵剿匪比劳民伤财往木兰围场折腾,更能锻炼八旗兵马战斗力开始。

逐样列举出兵好处。

锻炼兵力,扬我国威。用咱们大清剩余的物资转运到世界各地,赚取来源源不断的钱财,丰富百姓腰包与大清国库。

“国库充实了,各项利国利民却因为过于耗财而无奈搁浅的举措就能顺利实施了。”

“皇玛法想要往木兰建行宫、小汤山建行宫的,也不用瞧御史言官们的脸色。不用多用两道膳食、多换几件衣裳都怕引起奢靡之风。”

“百姓们手头宽裕了,就必然会建房、娶妻、生娃,送孩子们学文习武。如此,人口与人才都有了。最重要的是,百姓安居乐业,人心思安。谁还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搞什么反清复明呢?”

谁都盼着越来越好,谁会想不开打破现有的美好,冒着生命危险回到朝不保夕的曾经啊!

当然,前明那些个皇族、显要的遗脉除外。

不过那些毕竟是少数。

如沧海一粟,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见康熙还默然不语,敏敏还放出了大招儿:“皇玛法,您说过的。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而,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如今那起子卑贱之人都舞到了您最最疼爱的乖孙女头上,您还能忍住不帮孙女出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