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吗?

似乎也很难说不对……就比如说他在应天,身边都是翰林院的文臣,自己也清楚他们的才能人品,如果父皇让自己选择一个人,管理长芦盐场,那必定是从文臣当中选择,或者让信任的文臣推荐几个人,供自己挑选。

毕竟一个长在东宫的太子,让他直接找到一个能管理盐场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这算任人唯亲吗?

很难说,毕竟他也有挑选,也考虑了才能人品,派过去没准也能做得很好。

但是呢,毫无疑问,这么选人,没什么往来的,离着很远的,挤不进圈子的,自然就没有了机会。

这又牵涉到了另外一件事,为什么文臣能控制住皇帝?

为什么会出现蒙蔽圣听,孤立天子?

为什么有些皇帝会特别偏爱宦官?

因为皇帝从小就生活在那个环境里,宦官们不论早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小心照顾着,多大的戒心,也在持之以恒的曲意逢迎之下,瓦解冰消了。

那些被选为储君师傅的文臣,为什么能入阁拜相,执掌大权?

因为他们就在天子的身边,多少年教诲影响,彼此熟悉,感情深挚。

遇到了升迁提拔的机会,很难不想到他们!

“先生,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这种情况吗?”

张希孟微微一笑,“殿下,这是人之常情,你为什么要避免?”

“这,这任人唯亲,总是不好的。我怕会耽误了国事!”

张希孟一笑,“殿下用不着太害怕,其实只要用心挑选,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让文臣负责长芦盐场,还是让武将负责,暂时都能管理很好,也都能贯彻殿下的意思。臣想问殿下的是,你打算把长芦盐场,这么大的利益,交给哪一方?让谁跟殿下分享好处?”

朱标彻底懵了,都说张希孟不教朱标,可真正当他下手的时候,才让人惊骇,这位不教就算了,一旦开始,教的都是要命的东西!

可以说是颠覆三观,前所未有……朱标觉得自己的小脑袋不够用了,他需要静一静。

张希孟也不着急,就给了朱标思考,让他好好权衡。

足足过了三天时间,朱标略显疲惫,来见张希孟。

“先生,我想好了,将士们太苦了,我,我要把长芦盐场给他们管!”

张希孟含笑点头,“那就按照殿下的意思办。”

朱标怔了怔,显得有些无奈,诚如张希孟所讲,如果他在应天,肯定会让文臣过来,可是他到了北平,见识了胡大海他们的辛苦,明白了戍边将士的牺牲,加上身边都是朱文正、李文忠他们,就很难不把盐场交给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