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了小秋手里汇总的资料,他仔细的看了起来。

乙种换地权益书是什么东西,在这里就不用多加叙述了。

因为它已经出场过许多次。

殷俊之前买了400万方呎的乙种换地权益书,结果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便直接以35亿的高价卖了出去,但他的成本才12.6亿而已。

一笔生意赚了几乎200%的纯利润,这在当时的香江商界,是轰动一时,被誉为一个经典案例。

甚至它还入选了香江大学的经济系的教科书,不知道多少学生试图从里面发现一些做生意的玄机。

香江大学还给殷俊发过邀请信,请他去进行演讲,不过被殷俊拒绝了。

他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这些成功,大部分都建立在自己的42年记忆上面,算不得是什么大成就,要他去向香江大学的那群精英学子们演讲,他觉得挺不好意思。

在81年6月,殷俊天价卖出乙种换地权益书之后,其实它还是有一段很不错的日子的。

那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乙种换地权益书还在不停的疯涨,买下这400万方呎的恒隆集团,如果在1982年2月之前,把它出手的话,起码还能净赚10个亿。

但是他们没有。

乙种换地权益书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谁放弃谁就是傻瓜。

本来他们就是做地产生意的,本来就需要大量的土地储备,400万方呎的乙种换地权益书看起来很多,但真正的开发起来,也就是两三年便用完了。

所以……

恒隆集团的这400万方呎乙种换地权益书,就最终砸在了手里。

一开始降价他们没有管,觉得没有必要,土地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但等到降价越来越厉害的时候,他们想要出手,已经是来不及了。

从3月到9月,乙种换地权益书暴跌了50%,不但把之前涨的落回去了,还亏损了25%上下。

想着既然亏损了那么多,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卖了。

其实到了现在,乙种换地权益书,基本上已经不在农民们的手上,全是被各大地产公司收购了。

他们这么大的成本,肯定不愿意卖掉止损,而是等待房地产崛起的时候,再修房子赚钱。

可惜的是,这个社会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