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上真正的阴阳学大师绝对不超过十个,其他的都只是半吊子水平,而且几乎所有当今阴阳圈的人都承认,无论是占卜、堪舆,还是奇门遁甲、观星象等,其水平都不如以前的术士们。

尤其是唐代之前的。

据说战国时期和两晋时期是阴阳圈最鼎盛的两个时期。

其中战国时期要远胜于两晋时期。

也就是说,古代的很多术法随着朝代更迭,逐渐失传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坑的并非如传统意义所理解的“儒”,而是当时的方士。

至于原因,很可能是“封口”。

所焚烧的书,也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文学或者历史方面的著作,而是方士们撰写的典籍。

遭此浩劫后,很多能人异士开始变得“内敛”,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一身本事或者惊人发现失传,便想到了一种巧妙的保存方式,那就是将其刻在十分隐蔽的地方,例如隐蔽的山洞或者自己的百年安身之处。

当然,无论是留在隐蔽山洞还是墓穴石碑上的刻文,都是“孤本”。

把整块石板或者石壁带走不方便,也容易破损,于是便出现拓印这门手艺,尤其是在考古圈子和盗墓圈子。

其实考古和盗墓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一个有证,一个没有证。

其实拓印也算不上是手艺,因为没多少技术含量,说白了,和七八岁小孩用白纸和铅笔印出硬币的图纹一个道理,属于一看就会的法子。

有些拓片的价值难以估计,越是时代久远的价值越大。

这道理很简单!

不是很重要的内容,也没必要费劲刻在石头上,用这种方式留给后人。

这张拓片用着的篆体字,足以说明至少是秦代的,可惜我一个字也看不懂。

我小心翼翼地放下这页拓片,重新将墨绿色的玉环放到这一摞拓片上。

又随手翻了几本书。

书的名字我没有听过,不过看得出都做过防腐处理,的确都是古书。

这就更让我心中的好奇爆棚了。

哀牢山道士竟然有这么强大的实力,能够收集到这么多珍贵的,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无价的古代典籍?还用小红檀木制造书架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