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烟,老头咧嘴笑了起来。

“小伙子是干啥的?问这事干嘛!”

“我是市文化站的,来这附近了解一下‘老二年间’的历史!”

一听我这“吹牛不纳税”的话,四周的老头全都围了过来。

我赶紧热情抓出一把香烟,分了一圈。

还真是“拿人手短”,拿了我的香烟,老头们表情和态度顿时就变了。

“有这事啊!当年有一队败下来的鬼子兵——好像是滨城攻坚战时,一共三四十个,在经过咱们这一带时,被当地民兵堵住了,结果全被弄死了!”

“听说其中还有个大佐,在所有鬼子兵里算是很大的官了,相当于……相当于咱们的中将!好像比市长还大!”

我身后的冯红林接茬:“真是大佐的话,那很可能是一支部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老头们没搭理冯红林,继续饶有兴致向我描述。

“鬼子兵就是凶悍!当时被咱们一百多人包围着,就是不肯投降!子弹打光了,就举着刺刀吱呀乱叫,民兵们也听不懂他们喊得啥,反正都不是人娘养的东西,听不懂就不听了,直接冲上去和他们拼刺刀,反正最后一个也没跑。”

“这事你们都这么了解啊?”我忍住笑道。

这些事听着就让人兴奋,和小时候看电视剧《亮剑》时感觉差不多。

几老头都哈哈笑着看向年纪最大的老头。

“什么情况啊!”我被老头们的默契程度逗笑了。

这时候年纪最大的老头才再次开口。

“我就是当年民兵队伍中的一员啊!当时我主要负责扔手榴弹,胳膊长,力气大嘛!”

我立刻感觉眼前的老头伟岸起来。

“老大爷,能讲讲吗?”

老头捋了捋胡须。

“都是老二年间的事了!电视台都采访过好几次,还有啥好讲的!”

一听,这老头还名声在外啊!

嘴上说不愿意再讲,但还是兴致勃勃地讲述起来。

“当时我们收到上头通知,说让我们民兵团聚集起来,带好所有武器,埋伏好,伺候一批败退的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