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顺的,我们有什么资格给人家老师们发补助?再说了一所学校不多,一百所、一千所呢?账不是这么算的,你这个想法太荒唐了!”

基金会的人围绕着刚才的话题争来争去,林为民坐在一旁一言不发,郑国问道:“为民,你是什么想法?”

众人闻声朝林为民望去。

林为民沉吟片刻,“发补贴不现实,我们基金会不能越位去干政府的事。”

有几个人眼中期待的眼神黯淡了下去,话题似乎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郑国继续说道:“为民,我真是进了基金会才知道这工作有多不好干!”

林为民看了他一眼没说话,郑国又说道:“学校你也看见了,建设这么一所学校,再加上配套的各种设施,包括学生们未来三年内的伙食,少说也是十万块钱。今年这一年我们要建120所,这就是1200万,可今年到现在才募捐了1100万。

按照基金会的计划,明年、后年基金会要建的学校更多。今后基金会的募捐金额要是上不去,照这么个花法可能几年就空了……”

林为民一言不发的看着郑国滔滔不绝,等他说的差不多了,才问道:“到底什么意思,直说!”

郑国被他看破了心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你看,你是名誉会长,明年是不是再捐点?”

“你薅羊毛也不能可着我这一只羊薅啊!”

“这怎么能薅羊毛呢?我又不光是跟你一个人化缘,只要是能发展的对象我们基金会的同事可一个都没有放过。”

郑国说完期待的望着林为民。

林为民沉吟片刻,说道:“给基金会再捐点款不是什么问题,但基金会不可能总依靠我一个人的力量。”

“这我当然知道,大家这不是也在想办法嘛!你以为我们这次舟车劳顿、大费周章的来搞这个启动仪式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想让媒体多报道报道嘛,只有让老百姓们了解我们正在干的事,他们才会支持我们的工作,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说到这里,郑国问道:“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办法嘛……”林为民的眼神望向窗外,脑海中闪过刚才在希望小学里的画面,“也不是没有。”

郑国一脸惊喜,“什么办法?”

“等回燕京再说吧!”

林为民说完不再理会郑国,把他急的抓耳挠腮,心痒难耐。

参加完活动的当天,林为民率先登上了回燕京的火车,一起来的记者们并没有走,基金会这次好不容易把记者们请来,肯定要多走几个地方替他们好好宣传宣传。

外出六天,基本全在路上,十一早已过完,回到燕京后林为民休整了一晚便回到了国文社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