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会难为情的人又当数余老头为最。他会匆匆走到伙房后面,一边跟两个女伙闲扯一边往煤堆上小便。余老头还会在梨花街乘凉睡着的女人旁边久久徘徊,还会叫住一个梨花街的少女,说:“你看你把馍渣吃哪儿来了!”同时就用巴掌在少女胸前掸:“馍渣”。这时候余老头就会笑。余老头的笑是由一大嘴牙和无数皱纹组成的;而且余老头一个人长了两个人的牙,一张脸上长了三张脸的皱纹。那是怎样藏污纳垢的牙和皱纹啊!穗子以后的一生,再没见过比余老头更好的龌龊欢笑了。

---------------

梨花疫(2)

---------------

余老头看着女叫花萍子一点一点走近时,脸上就堆起这样的欢笑。穗子后来想,如果词典上“眉开眼笑”一词的旁边,并排放一张余老头此刻的笑脸,编词典的人实在可以不必废话了。

好了,余老头现在在女叫花对面站着,中间隔一些梨花和刚晒出来的被单、衣裤、尿布。梨花街上的被单和尿布差别不大。萍子的头一次登场很占梨花的便宜,显得美丽、合时节。余老头虽然是个老粗,但碰巧知道“山鬼”,余老头眼前的萍子一下子升华了。余老头于是变得柔肠寸断,风流多情。

萍子是背着她半岁的儿子从梨花街走来的。背孩子的红布带子在她黑色夹袄上打个交叉,你可以想像这一面酥胸在余老头半酒半诗的眼里会怎样。余老头的眼睛就成了两只手。萍子在马路那边,感觉余老头目光中的手弄得她痒痒的。她给了他一个白眼。萍子毛茸茸的眼睛这下彻底暴露了她的姿色。

余老头没有老婆,他在胶东打游击时,最中意的一位相好让日本人杀了。那时候余老头腰间挎着驳壳枪,枪柄上红绸巾起舞,骑一匹大马,在每个村子里都发展根据地、党组织、儿童团、妇救会和相好。相好们都叫余老头“余司令”,那些年司令特别多。余司令不愿伤相好们的心,绝不娶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仗打胜了,余老头就让相好们伺候着喝点土酒,写一些山东快书。最终是山东快书消灭了所向无敌的余司令,而不是日军或国军的子弹。因为余老头给提拔成了诗人,枪也因此给缴了。余老头天生有种敢死队气质,打起仗来异常骁勇,但一没仗打,他天不怕地不怕的天性就成了土匪气。所以进城后的余老头就像一个漏网土匪,上菜场突然看见有卖他久违的山东大葱,上去拎一捆就走。售货员说:“唉唉唉!”余老头便回答她:“老子脑瓜掖裤腰里给你打天下,吃你捆大葱咋着?”穗子印象里,父亲一听见余老头乍乍呼呼从走廊上走来,马上使眼色要母亲关门、上锁。

现在萍子跟余老头就隔着一条马路。穗子不知为什么对此刻的余老头那样关注。她加入了四五个女孩的游戏:从大门台阶的自行车道上往下滑。自行车道因为天长日久做孩子们的滑梯,变得大理石一样细腻光亮,滑起来比真正的滑梯更具有冲刺感。但穗子始终盯紧余老头。余老头打过穗子父亲一次,把父亲胳膊反拧,拧得很高,使父亲稍一斜眼就能自己给自己看手相。余老头认为他写不出东西、找不着文人感觉都是给穗子爸这类人害的。包括他堕落成一个酒徒、绝户,永远失去了“余司令”的雄威,也都是穗子爸等人的合谋所为。穗子在迅速下滑时看见女叫花接过了余老头递给她的一个烤山芋。萍子不白他眼了。

---------------

梨花疫(3)

---------------

萍子是否真好看,在穗子以后的记忆中一直有矛盾。这样肮脏一个女人,能好看到哪里去呢。还有那一头看上去就生满虱子的头发,那身不必去闻就知道气味很糟的黑袄黑裤。她掰开烤山芋,往滚烫的金黄瓤子上使劲吹一口气,同时啃了一大口。被烫伤的嘴大幅度动起来,动成了一个接一个的鬼脸。她跟余老头笑一下。她的意思是,我没钱,不过我可以付给你一个笑。

余老头问萍子的家乡在哪里,孩子多大了,等等。萍子觉得他口气像一位首长。其实余老头此刻就是一位首长,八面威风的余司令在萍子眼前还原了。萍子说自己来自寿县,余老头一听,说:“难怪呀,是老区的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