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多谢陆大娘子了。”刘氏是很想让陆希去参加父亲的寿诞,但她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陆希温文有礼的同刘氏寒暄了好一会,等刘氏心满意足的离开后,她转身往御花园走去。

“大娘子。”刚刚在御花园出现在陆续面前的宫女,在一片空旷处等候多时了,一见陆希来了,连忙迎上去。

“你打听清楚了?耶耶真要去蜀地?”陆希不等她见礼,就急急追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衣衣衣 投的霸王票 ^_^花间裙,号称最浪费的唐朝裙子,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花纹的衣料,裁破成一条条细长的帛条,然后把这些不同纹色的长帛条彼此相间地排列起来,密密地缝连在一起。用这种拼缝而成的裙料做成裙子,就会呈现出一道道竖向的多彩条纹,因此又叫“裥色衣”,不过其实魏晋时期,就有这种裙子出现了。制作花间裙,在裁剪帛料的时候,可以有意地把一条条帛条都裁成上窄下阔,这样,拼缝出的裙子就会腰身收窄,显得穿裙人腰肢纤巧;裙身越向下就越加扩张,也就是喇叭裙的形式,裙裾长拖到地,格外风流潇洒。唐高宗曾经下诏说:“……花间裙衣等,靡费既广,并害女工。天后,我之匹敌,常著七破间裙,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遵节俭也。”从这段话可以得知,花间裙在初唐非常流行,贵为“天后”的武则天平日都常穿“七破”的“间裙”。而且,武则天穿的花间裙仅以七条彩色长帛条相拼缝,是在遵守节俭之道,当时的“靡丽服饰”显然远远不止“七破”。实际上,唐朝曾经有官方的规定,要求“凡裥色衣不过十二破”,可见当时的女裙往往在“十二破”以上,也就是一条裙用十二条以上的异色帛料相拼缝。奢侈的华裙还会在拼缝处绣上金线的界道,甚至缝缀珠玉做成的小片花钿,裙片之上也会加以金线绣等华丽装饰。类似花间裙的形式,到了清初,又曾经流行一时,其具体样式是把多种色彩的彩缎裁成长条,每条上面都饰以精美绣花,然后再拼缝在一起,接缝处界以金线。由于一裙之上五彩缎条并列相映,灿烂华丽如凤尾,因此得名为“凤尾裙”。后来又把凤尾裙加以改进,在裙腰处叠出道道褶裥,同时拼缝裙面的缎条皆取淡雅色彩,由此,裙上便是道道纹华清浅的缎条流光烁彩,互相映衬,如月光一样捉摸不定,这一形式的彩裙便被称为“月华裙”。

☆25、将行蜀郡(上)

牛静守站在两仪殿前的汉白玉甬道旁,不时的抬头张望,突然他神色一喜,急急的迎上去,“元大人,元少君,你们来了。”

来者有两人,走在前的是一名年约四十五六岁左右、长须儒雅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身后跟着一名约有二十左右的俊美青年,中年男子一见牛静守就笑着拱手,“牛公。”

“陛下在殿中等候两位大人呢。”牛静守屈身迎元昭入内,这位中年男子是尚书左仆射元昭,也是元尚师的父亲,元贵妃的长兄。大宋两代帝皇都没有设中书令,元昭身为尚书左仆射,就是实际上的尚书省的省主。

元昭微笑着点头,借着牛静守帮他掀帘的空隙,悄声问:“牛公,陛下意欲如何?”

牛静守低着头,给元昭引路,“少君,陆大人也在,同陛下多有争执,陆大人执意要去梁州赈灾,陛下不许。”

益州蜀郡治下广都县十七日地动,急报却到了二十日晚才送入建康,朝廷已经紧急调度了一批赈灾米粮过去,可如今已经二十八日,益州刺史、蜀郡太守尚无具体灾情上奏,这让皇帝大怒,也不顾今日是崔太后大寿,早朝之时,便在朝上怒斥群臣。光禄大夫陆琉上奏,愿意前往广都县赈灾,但皇帝坚决不许,陆琉争辩,气得皇帝连朝都没退,就先回宫了。

元昭点头,三人已经步入两仪殿,遂不再言语,径直入了两仪殿的内殿,等宫女替他们掀开软帘的时候,元昭、元尚师两人站定于阶前,“臣元昭、元尚师见驾。”

“子上来了,坐吧。”温和醇厚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子上是元昭的字,皇帝对心腹近臣一向称呼其字。

元昭又向皇帝下方的陆琉拱手,“陆大人。”

陆琉还礼,“元大人。”

“陆大人。”元尚师随其父见礼后,坐于父亲下后方。

殿内寺人宫女在给四人上了茶水后,无声而快速的退下,只留在牛静守伺候。殿内寂静无声,元昭低着头静候的皇帝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