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性。现实生活中还是要提高警惕性,如果确定自己遇到了跟踪者,一定要及时报警。”

秋瑜跟心理医生道谢,起身离开。

不知是否跟心理医生提到陈侧柏的原因,她突然想起了他们结婚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陈侧柏是她见过的最聪明、最冷静、最理性的人。

他在废品、塑料和瓦楞板搭建而成的贫民窟长大,父母早逝,却凭借着超出寻常的智力,成功考进了世界数一数二的顶尖学府,大学还未读完,就被生物科技特聘为研究员。

这在普通人的身上,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聪明人,但聪明到实现阶级跨越的,秋瑜只见过陈侧柏一个人。

秋瑜会跟他有交集,完全是个意外。

当时,她在做一个校园采访,问题是“是否接受未来用算法分配对象”。

所谓“算法”,指的是AI通过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数据,筛选出无论是从基因、性向、人格、家境、爱好还是价值观,甚至是身体素质,都适配度极高的两个人。

如果让人类随机寻找另一半,很大概率上是找不到适配度这么高的伴侣的。

算法却能节省这种试错成本,让婚姻变得高效起来。

每采访完一个人,他们都会让受访人跟秋瑜测试一下适配度。

算是一个小彩蛋。

这只是一个概念采访,没人当真。

不过,发现秋瑜跟每个人的适配度都高达80%以上时,大家还是震惊了一下。

同学们推搡,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