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考第九等!”张希孟气得握紧了拳头,简直想打死他!

“我,我冤枉!”朱英疯狂叫屈。

“你冤枉什么?就算搁脚写,也写不出第九等啊!我还要谢谢帮你复习天干是吧?”张希孟再也不忍着了,朱英这个兔崽子,着实欠教训!

我还指望着你小子永镇云南呢,就这个德行,我怎么能安安稳稳喝菌子汤?

张希孟挥拳打人,朱英一边躲,一边争辩,“真不是我的错,先生考了一篇文章,让,让我们写生财有道。”

“你,你怎么写的?”

“我,我就写人非生而有财,必聚敛而得……可杀富户,可掠四邻,铲奸除恶,钱财自来!”朱英委屈巴巴的,“我,我哪里写错了?”

张希孟怔了怔,貌似也没错啊!

不对!

“你小子跟我说说,你们先生的标准答案是什么?”

朱英努力回想,“我,我们先生说,钱财要取之有道,种田生养,官取之少,民得之多,藏富于民,天下大治……还,还说上位就是如此治民,什么杀富抢掠,那是无道蛮夷才干的事情,不许我胡说八道。”

张希孟听明白了,想了想,却又笑了。

题目虽然简单,却挺有意思的。

难不成现在就有人给朱元璋擦胭脂抹粉了?

生财有道,他这么说,也未必不对,但只是过于春秋笔法了,不免把朱元璋政策的核心都给掩饰过去了。

就好像谈工业革命,只说发明了珍妮机,发明了蒸汽机,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发展……却绝口不提满世界侵略,打开了市场,又满世界掠夺,得到了充足的资本,可以投资技术,建设工厂。

有些时候,阉割过的真话,甚至比刻意编造的谎言还要害人。

说来说去,这似乎是个历史解释权的问题。美化朱元璋,固然对朱家军有好处,可如实记录历史,给后人呈现真实的情况,让后人能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经验,貌似也更加重要。

不然岂不是陷入了自欺欺人的怪圈了!

而且把老朱的成功,解释成仁政、王道、爱民,接下来就该是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果然万物皆可入儒门啊!

“大哥,你评评理,到底是谁对谁错?”

“我管你谁对谁错!”张希孟气哼哼道:“你个小兔崽子考试那么拉胯,就是丢了我的人……这样吧,回头告诉你们先生,让他抽空来经历司,我要找他聊聊。”

这回轮到沐英发愣了,别人考不好,都是被叫去见先生,怎么到了大哥这里,成了先生见家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