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们,别觉得自己不错。

老子首先挑的是听话的……几十万大明兵丁,从上到下的将领,不需要你们有多天才,也不需要你们有什么想法。

把学堂教你们的,老老实实做到,把手里的火铳火炮玩明白了,把后勤辎重弄清楚了。这就够了!

至于什么兵法,什么战术……少跟老子扯这些,等你们摆弄明白火器再说!

汤和当真是不顾及什么,有几个不听话的侯伯,直接就被他开了……以至于整个淮西勋贵,除了几个国公之外,没剩下什么了。

汤和的这份折腾,招来了一致的反对,从军中到中书省,甚至有人闹到了朱标那里,希望殿下出面,拿下汤和。

但是对不起,不管他们怎么想办法,屁用没有。

汤和就是稳如泰山。

有人猜测,是张太师在背后撑着汤和,而张希孟却是很清楚,汤和真正的靠山只有一个,那就是朱元璋。

老朱已经下定了决心,为了彻底杜绝骄兵悍将,威胁朝廷的问题,他力主军中改革……首先,将领必须出自武学……这倒不是说学校培养出来的,就都是可用的人才。

恰恰相反,死读书的笨蛋更多。

但是对不起了,眼下明军需要的就是规矩,就是正规化,行走坐卧,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都要有规矩!

而所有的规矩,都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忠诚!

绝对的忠诚!

不能兵归将有,也不能世代勋贵把控行伍,所有的兵马,都必须执行同一套规矩,或许这套规矩有些不足的地方,但是现在,必须这么干!

一竿子落实到底!

有人或许会问,这么干,不会损害明军的战斗力吗?

对此只能说呵呵了,能让几十万人,人人一致,这个战斗力还能低吗?

关键就是万众一心,上下一致。

朱元璋心里比谁都清楚,他能驾驭得住军中将领,但是朱标不行了,到了孙子那里,只怕问题更多。

骄兵悍将从来都是历代最麻烦的事情,太强了,容易被反噬,太弱了,又会被欺负。

有些时候,不得已,把骄兵悍将一股脑送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外面要的只是钱,只是地……这帮兵将可是会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