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但也不是认真的。这种角度让我感觉更冷静理性。”

陆北旌能体会她的意思,因为他也曾经有这种时期。

他说:“你现在还年轻,现在你还能用理性去控制偶尔这么想一想,等你三四十岁之后,这种念头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现在你可以用年轻去冲抵这种自贬感,像你说的,给自己冲动的脑袋淋一桶冷水,让它更清醒冷静。等你年纪上去了,你要怎么让自己再次振作起来呢?小心一点,别让心灵滑入深渊。”

柳苇真如醍醐灌顶。

——她觉得这可能是他的经验之谈。

陆北旌叹了口气:“乐观一点不是坏事。过于自大不好,过于自卑也不好。”

他觉得柳苇有时会出于报答的心态来对待路露和孔泽兰,相比梁平,她对路露和孔泽兰的这种报答心态更重一些,可能是她对他们的好感更高,所以更想报答。

这回把自己放在“商品”的角度,就是在尽量体会路露和孔泽兰的处境。

不是不好,她对工作的配合度这么高,可能正是因为她一直在尽力的去体会工作人员的处境。他想她也曾努力去体会他的,他在她面前拍戏时都挺拼的,对梁导的要求也都尽力完成,她可能就是从他身上学会的这种“敬业精神”。

这是她擅于学习的一面,也是她能这么快进入这个圈子,这么快习惯工作环境的优势。

不过,他需要把她拉回来一点,别让她过度去消耗自己的好意。

善良过度是会伤害到自己的。

过于体贴别人,也会让自己受伤。

陆北旌温柔的说:“最近上课怎么样,有没有不顺利的地方?”

柳苇也转了话题:“还行吧,老师还是一直盯着我。”

两人又聊了两句才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后,柳苇自省半天。

要不是陆北旌提醒,她都没发现自己的这个习惯。

她推测这种习惯应该还是在以前的家里养成的。她毕竟是曾被父母洗脑多年啊,体会父母的辛劳已经是习惯了,在父母的耳提面命下,她特别擅长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评价自己,顺便物化自己。

没想到现在她还有这个习惯,这次居然代入到路露和孔泽兰身上去,虽然她很喜欢他们,但是这个思考方式就不对。

路露和孔泽兰都不觉得她有这么麻烦,她也不必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

要赶紧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