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精装版的金庸作品集定价99.8元,以如今人们工资每月不过二三百块钱的收入来说,是极为奢侈的消费,但架不住这群书迷是真的喜欢啊!

除了正在大卖的金庸作品集,梁凤怡的三部小说经过三个月的销售,各地书店的库存也已见底,加印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这天下午,林为民忙完了工作,来到了《当代》编辑部。

贺启智一见他,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林为民升任总编辑之后来《当代》编辑部的次数很少,上次来是送石铁生的稿子。

那篇《我与地坛》这个月月初刚刚发在第四期上,才不过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这几天时间编辑部收到的读者来信越来越多,全是夸奖这篇文章的。

当初编辑部的同事们审稿后一致认定这篇作品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散文佳作,现在作品发表,也印证了大家的看法,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强烈的反响。

“为民,你怎么来了?”

“给你送稿子。”

林为民将一叠稿子放到贺启智的办公桌上,贺启智脸上的笑容更盛,“这回是谁的大作?”

“我的!”

“哎呦!那真不容易,你都多长时间没写新作品了!”

贺启智喜滋滋的拿起稿子,看了一眼标题就发现了不对劲,然后又翻了翻内容。

从书名到书里人物、地点的命名,都很熟悉啊!

“这……这是《盗官记》的续集?”

“不算,就是人名和地名有点相似,故事是全新的。”

贺启智看向林为民的眼神怪异起来,他和林为民共事十年时间,如何能不了解他?

好端端的拿出以前写过的小说人名和地名来接着用,他是什么居心?

很明显是想让读者一眼就联想到《盗官记》嘛!

《盗官记》写的是什么故事?

简单来讲,麻匪当官。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林为民夹带的那些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