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说着时,毕镇远也找到了这里,他是给田文镜送密折匣子来的。田文镜接过来,先向那个小匣子打了一躬,才恭恭敬敬地打开来。看着,看着,他自失地笑了笑说:“先生,你不愧是高人,说得一点不错!瞧,皇上在这封朱批中说,张球是个邪恶之人,我田某是受了他的骗而不自知的。看来,皇上原谅我了。唉,过去我真是糊涂,放着你这位好师爷不用,还只想把你挤走。现在我明白了,可你又要走了。”

毕镇远一听这话忙问:“怎么,邬先生要走?咳,你不该走呀!到哪里去找田大人这样的好东家呢?”

邬思道说:“毕老夫子,实话告诉你,我本来就不是绍兴师爷的那块料子。你们不是说我拿的钱太多吗?你看……”他往大柜子上一指,“那上边放的全都是银票,我从田大人处拿到的,一文不少全在这里。昔日关云长能挂印封金,邬思道虽然不才,也同样能拂袖南山!”

“先生……”

“你听我说。”邬思道拦住了他,“你那个‘三不吃黑’我已领教了。但我要告诉,只有这些,还不能算是个好师爷,了不起,也只能保全自己而已。你还得学会给中丞大人多出些好主意,多干些实事才行。田大人,毕师爷是个人才,假如我保他在五年内混个知府,你能答应吗?”

“这有何难!”田文镜一口就答应了,“毕老先生,今天邬先生既然把话说到这里,我什么都可以答应。从今天起,你就把刑名、钱粮和书启三房师爷全都兼起来。你先回去,等会儿我和邬先生说完话,再和你详谈。”

毕镇远走了以后,田文镜诚挚地对邬思道说:“唉,我这个人,从前确实是器量太浅了。不能容人,心里又放不下一点事儿。你知道,我一心一意地想报皇上的知遇之恩,也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可是,先生你看,如今的风气能让人干好吗?你要做事,就要先得罪权势;可得罪了他们,你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这……这叫人怎么说好呢?”

邬思道架着双拐,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过了好久,他才长叹一声说:“唉,何尝你是如此,就连当今皇上也和你想的一模一样。”

“什么,什么?你……”

“你没有看到吗?皇上要‘振数百年颓风’,他就要得罪几乎所有的人哪!当年,皇上在藩邸时,就曾以‘孤臣’自许,如今,他真正地成了孤家寡人了。别看他高坐在龙位之上,其实他也是在荆棘中一步步地走着啊!正因为皇上自己是孤臣出身,是在饱受挤兑、压制之中冲杀出来的。所以,他才最能赏识孤臣,保护孤臣。甚至,谁受的压力越大,他就越要保护谁。”

田文镜似乎是明白了一些,但他却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邬思道问:“文镜兄,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臣子呢?是寻常巡抚,还是一代名臣?”

田文镜瞠目结舌地说:“先生取笑了。我这样辛辛苦苦的所为何来?我当然是想做一代名臣了。”

邬思道从匣子里取出一个密封完好的奏折来,含着微笑推到田文镜面前。田文镜觉得诧异,忙要去拆,却被邬思道拦住了:“哎,别拆,别拆!一拆它就不灵了。”

田文镜鄂然地看着这位既神密又可亲的人,却听他笑着说:“中丞大人,你既然想做个名臣,在下就送你这件功名。你只需在封皮上签上‘臣田文镜’四个字,再加上你巡抚衙门的关防就行了。别的你一概用不着去管,我保你自有效用。”

田文镜怀着狐疑,盯着这小匣子看了很久才问:“先生,这不是平常的事情,这是呈给皇上的奏折呀!万一皇上问起来,而我却是一问三不知,那不就露馅了吗?”

邬思道笑笑说:“我岂肯误你!你必须今天就把这折子发出去。我明天就要走了,我将会留下信来,你看了自然就能明白。老实说,这份折子,我化费的心血最多。原来并不想给你,是想让李卫小朋友得点彩头的。今日咱们有缘,就作为临别礼物送给你好了。你要是信不过,就请还给我;信得过,就请立即以六百里加急拜发。”

田文镜不得不信,也不敢不信。他拿起那份奏折,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他想说点什么,可是,想来想去,竟不知怎样才能说清自己的心思:“先生,我……我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