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个动议刚刚提出,就立刻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反对见特磊的人说:“这阿拉布坦最是狡诈,咱们吃过他不少亏了。干脆,一刀杀掉,号令示众,然后大军齐发,直捣匪巢!”有人则说:“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哪!他是来叩见皇上的特使,怎么能说杀就杀呢?放他走路,咱们该干什么还照干不误不行吗?”还有人说:“万一他真是要投降呢,擅杀来使,不也同样是有罪的吗?就是见他一面,对我们又有什么损害呢?”坚决反对的人说:“现在正是士气旺盛之时,你要说声不打了,下边军士们知道要讲和,磕头烧香还怕来不及呢?千万千万,不能犯嘀咕。再说,仗打胜了,你说什么都有理;仗要打败了呢,你就会百无是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宰了这兔崽子,除掉后患,别听他娘的胡说八道!”

众说纷坛中,岳钟麒没主意了。不过,他带兵时间长了,心里就比别人清楚。他带的这支军队中既有满人,也有汉人,他们的心性是不一样的。满人骄横无能,汉人心怀不满却又招惹不起。这个特磊是奉命到北京朝见皇帝的,自己半路上把他杀掉。说不定有人就敢写密折告自己一个刁状,砸他一块黑砖。雍正又是个猜忌多疑,专断自信的主子,他连亲儿子还敢杀呢,何况自己这么个官儿。更可怕的是,万一将来战事不利,他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但现在就接见这个特磊,又确实有碍士气。他想了好大一阵,才吩咐说:“我不能太给他面子了,传他到侧耳房那个配庭里拜见!”

他起身来到亲兵们住的耳房里坐定,又命兵士们把特磊带来。一见面,岳钟麒就不容他说话地训斥道:“你就叫特磊吗?如今两家兵戍相见,你不在喀尔喀等死,来到军中有何贵干呢?”说完,他目视着自己的通译官。

特磊没听完通译官的翻译就笑了:“大人,请不要这个通译官吧,我能说汉话的。我自幼就跟着老阿爸在张家口做茶马生意,我的母亲也是汉人,我和汉人之间是很有情份的。”岳钟麒一愣,他注目这个蒙古大汉,觉得他一行一动都是那么沉稳和干练。黑红的脸膛上,浓眉中又长出了一道寿眉;一双饱经沧桑的眼睛里,晶莹闪光,似乎满脸都是慈祥的笑容;他那一口流利的汉语,略带着一点儿晋北口音。要是不仔细听,几乎分辨不出他是个蒙古人。那特磊略一停顿又说:“我不是来给将军下战表的,我身上带着的是息争与和平的使命。”

岳钟麒不动声色地说:“你的话,本帅根本就不能相信。你们准葛尔人已经几次到北京去了,可只会骗人,却一句真话也没有。你们一边派人到北京朝见,一边又背地里进军西藏,你敢说没有这回事吗!所以,我觉得并没有必要来见你。只是因为好奇,想看看你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罢了。”

特磊听了却一本正经地说:“报告岳将军,我不是‘东西’,我是‘人’的。岳将军,你的汉语也说得不好啊!”

岳钟麒知道他是误会了,也更相信他确实是个蒙古人。便问:“是谁派你来的?是策零阿拉布坦吗?”

特磊大概是觉得房子里太热,便袒了一只袖子大声叫着:“将军,你们的消息太不灵通了!《孙子》里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嘛。将军对我准葛尔的形势,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你说的策零阿拉布坦,早在去年十一月就病死了。现在准葛尔执掌权力的,是噶尔丹策零大汗台吉。他一向遵从中央道统,仰慕中华文明,谨守西疆,多次击退哥萨克的入侵。他臣守喀尔喀蒙古,是康熙博格达汗特旨批准的,修表称臣也是有诚意的。我来,就是要消除误会,争取和平的。”

岳钟麒笑了:“什么误会?雍正二年时,被我天兵击溃的罗布藏丹增,不就是你们把他窝藏起来了吗?”

特磊欠身答道:“将军不知,当时的情形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当时执政的是老策零阿拉布坦,老阿拉布坦与罗布之间家世渊源,不能不收留他。汉人们说,这叫‘讲义气’。但罗布是一条毒蛇,是草原上的豺狼。他在我们那里收罗旧部,联络葛尔丹残部,借祝寿的名义闯进帐篷,想杀害年轻的噶尔丹策零。我们的台汗爷正想与皇上修和,就把他们一网打尽了。汗爷要我把罗布藏丹增解到北京,以表示我们对博格达汗的忠诚。但是,我们刚走到三叶河,就遇上将军的大兵正在向西挺进。逃亡的蒙古人告诉我们说,岳将军要横扫喀尔喀蒙古。我不能带着我们主人的忠诚之心身入险地,才命人把罗布藏丹增又押回了伊犁。将军,请你把我的话转告雍正皇帝陛下,每一条生命都是珍贵的。我就留在这里作人质,这样好吗?”

岳钟麒听他说得这样天衣无缝,还真找不出他的毛病。他起身说道:“好吧,我这就奏上去,你大约要在我的营中等上半个多月。我划出一片地方来给你住,你和你的从人吃饭睡觉都有人看管,你可小心,不要越轨呀!不然的话,休怪我军法无情。”

这天夜里,岳钟麒就详细地写了一篇奏折,飞马送上京师。他还特意地说:“策零阿拉布坦素无信义可言,特磊的话也不可信。请旨,将他就地正法,以激励士气。”

十二天后,雍正的批复来了。岳钟麒恭敬地打开一看,却傻眼了。因为皇上在这封朱批谕旨里说: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胜也。接旨着即将特磊妥送来京,我军暂缓西进。尔调停得当后,亦可与特磊一同进京。

钦此!

岳钟麒明明知道,这事儿是绝对不能这样办的,可他怎么敢违旨行事呢?于是,便连夜安排了军务,带着他的亲兵卫队,赶奔京城而去。他们来到京师时,已是八月中秋。今年的年景特别的好,就连年年遭灾的河南、山东和山西全都是大丰收。看景致时,更是赏心悦目。可岳钟麒却哪有那样的心情啊。他来到璐河驿时,见迎接他们的有不少人。张廷玉之外,还有新任京畿道李汉三和礼部外番司长陈学海。这陈学海虽被皇上饶了性命又封了官,却仍然是多嘴多舌。说起今年大熟,万国朝贡来,更是滔滔不绝:“咳,你们都没瞧见东洋鬼子和西洋鬼子的模样,真是太亏了。他们对皇上恭敬着哪!万岁爷的病让他们来这么一搅和,竟然好了一大半……”

岳钟麒也不答言,却坐在那里想他自己的心事。明天就要朝见圣上了,自己该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