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王莽已下令,将十万京师军交由南阳太守甄阜、都尉梁丘赐指挥,他二人业已将十万大军秘密调入南阳境内,现在京城兵力空虚,正是他们图谋大业的好时机啊。

刘歆眉头紧锁,沉默了许久,幽幽说道:“连日来,老夫夜观天象,月与五星、二十八宿相遇,此乃星月相蚀之相。月光明,而星光虽动,但却内敛,最终究竟是星蚀月,还是月蚀星,现在老夫还看不明朗,所以此事,暂不能操之过急!”

他说的这番星象术语,旁人或许听不懂,但董忠和王涉都能听明白。星光动,则天下乱,星光锐利,则是刺君之相,而星光内敛,则表示的是君主暂时无忧。

月移动到二十八宿之内,且星光掩盖月光,此为星蚀月,反之,月光掩盖星光,此为月蚀星,对于君主而言,前者是大凶之兆,而后者则是大吉之兆。

按照刘歆的说法,现在星月才刚刚相遇,谁都看不出来将会发生的是星蚀月,还是月蚀星,现在刺杀王莽,拥刘歆登基,并不是最佳的时机。

董忠和王涉对视一眼,眉头紧随,双双低垂下头。刘歆一笑,说道:“司马和卫将军莫急,既然星月已经相遇,那么最终谁能压过谁,很快也就会见分晓了。”

王涉轻叹口气,说道:“国师公,我只是觉得,错过眼下这个机会,太过可惜了。”

刘歆摇头,含笑说道:“想成大事者,切勿操之过急!何况,京城里,严尤尚在,不可掉以轻心啊!”

严尤是大司马,董忠的顶头上司,关键是严尤手里掌管着数万禁军。

他们若要刺杀王莽,要么先把严尤拉拢过来,要么,就得先把严尤除掉。只有扫平了禁军这个最后的障碍,他们的行事才有可能成功。

董忠和王涉无奈摇头,既然刘歆都这么说了,他俩也不好再劝。

帮着刘歆、王涉、董忠三人沏好茶,溪澈影便找个借口告退了。

离开书房,她立刻回到自己所住的别院,叫来一名贴身的丫鬟,将一封密信交给她,让她马上出府,送到燕春阁。

这名贴身丫鬟,就是她从燕春阁带过来了,不用她过多交代,丫鬟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密信有顺利送到燕春阁,溪澈影在燕春阁的手下也没敢耽搁,随即安排人手,将密信送往南阳,提醒刘秀,注意秘密进入南阳的十万京师军。

可惜的是,这份密信还没送到刘秀的手里,只是在半路上,由刘縯所统帅的柱天都部主力,以及众多的家眷,便浩浩荡荡地离开棘阳,向宛城进发。

这一次柱天都部的出兵,规模可谓是空前。

到目前为止,柱天都部的兵力已扩充到近两万之众,再算上随军的家眷、眷属,林林总总合到一起,得有三万人。

此次攻打宛城,刘縯是把能带上的人都带上了,就是要与南阳郡府打一场最后的大决战。

刘縯已然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此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三万人的队伍,规模空前,浩浩荡荡,连延出去十多里地。

放眼看去,旗帜招展,绣带飘扬,军容谈不上整齐,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一个个斗志昂扬,精神抖擞。

看众将士的表情,不像是出征宛城,要与郡府打决战的,更像是去直接接管宛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