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才无奈:“阿圆,你既为沈家妇,总有轻缓侧重,人情俗世,切忌一个贪字,样样皆要好,样样皆不可得。”

何栖扶了何秀才坐下,解了斗篷倒了一盏滚茶递与何秀才:“阿爹还说我思虑过重,我看阿爹才是思之过虑。咱们得过之,且过之,事事都往后头想,哪还有什么趣味?人之最后,双目一合,黄土一掩,功名利禄、子女夫妻都是一场空。若真要这样想,除了出家,皈依佛祖,可还有什么盼头?黄米粥香,清茶淡酒,晨雾暖阳,四时花开,人情冷暖……酸也好,甜也罢,缺一不可,方是此生百味。”

何秀才笑,复又心疼爱女的通透,有点难以启齿得问道:“大郎待你可好?”

“好着呢。”何栖一口答了,笑道,“昨日还念叨了阿爹一番,说早些接了阿爹家去。”

何秀才摇头:“荒唐,总要三朝回门之后再作安排。”对何栖今日回家却是只字不提。

季长随送了何栖回去复命,赶至河边时才知这边事毕,季蔚琇已经带着沈拓和施翎回了衙门。

仵作验了尸,对季蔚琇道:“明府,这具女尸却不是被淹死的,而是死后抛尸河中。脚脖处有绳索痕迹,应是坠了重物要将她沉尸河底。天可怜见,不知绳索为何断了,让她浮出水面得以陈冤案前。”

季蔚琇点头,示意他说下去。沈拓在一边只管往女尸那看,越看越觉得似曾相识,只将识得的人细想了一遍,反又没了头绪。

仵作续道:“看女尸牙齿、骨缝结合,当是标梅之年。此女虽非完身,下肢未开,尚未生养。颅骨有伤,眼中充血,应是被钝重之物重砸至死。时下天寒,又在水里泡着,小的无能,不能断出此女何时遇害。”

季蔚琇道:“无防,你只说大致的时日。”

仵作小心答道:“不超五日之久。”

季蔚琇接了执笔小吏所录的小记,道:“年轻女子,身过五日之久,家人未曾找寻报官。标梅之年,又非黄花,良家好女定已婚嫁,家里岂有不找寻的?除非是家人失手打杀,一家同谋将事掩了。要么是声色女子或妾侍之流,前者迎来送往,身委风尘,倡院花楼怕事,自不会声张;后者贱妾通房,随手买送,不过家主片言,打杀了往河里一丢,谁与报官起案?”

施翎道:“那我去烟花柳巷查探一番,看看是否有失踪的娼妓。估计也不是都知、角妓之类的名流,不然恩客浪荡郎君之间早有风声耳闻。”

季蔚琇点头,又吩咐道:“先去把你这身酒臭熏天的衣物换了去,莫让旁人以为县里马快都头是个酒鬼醉汉。”

施翎脸一红,笑嘻嘻跑了。

沈拓总疑自己见过此女,心道:她面目全非,与生时模样大相迳庭,我岂能识得她?

“都头怎得发起呆来?”季蔚琇道,“你新婚之期,这又非你职责所在,归家接你娘子去吧,免得心中腹诽我这个明府不通情理。”

沈拓听季蔚琇言语亲昵,笑:“明府体恤,沈拓感怀在心。只是……我看女尸总有几分面善,疑心曾在哪见过。”

“你日日在街上巡视,撞见过也未可知。”季蔚琇倒不觉得奇怪,道,“只是你日常所见之人,南来北往,不计其数,匆匆一眼,几面之缘,哪能记得起来。”

沈拓道:“明府所说自是在理,我只疑不似面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