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无暇只有十六岁,在他跟前也不过两年的时间,他一直觉得无暇只是个倔强脾气古怪的孩子。今日听他这一堂课,虽然不是全部赞同,但他突然发现,自己这最小的儿子,倒是比其他几个皇子更有明君的资质。

明德帝深深地看着他,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安静地听他讲了半个时辰的课,手里的《论语》倒是摩挲得有些卷边了。

如果……如果无垠不能成事,那让无暇当太子,似乎也很不错。

“在下拙见,以为君主坐拥天下,该求的应该是万民爱戴。想让万民爱戴,就得真正从根本上为百姓考虑,减赋税,少苛政,以民为本。”穆无暇抬头,满目诚恳地看着明德帝的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流芳百世。”

回宫的时候,皇帝赏了南王一堆东西,刚准备再和他说说话,却见太子急急忙忙地过来了。

穆无暇是黔夫子的入室弟子,学的都是儒家仁义孝悌之言,天赋极高,比常人更能理解,也会结合实例讲授给其他人,所以即便他年纪小,白胡子的老头儿也得恭恭敬敬地朝他行礼,听他授课。

“父皇!”满脸是泪,穆无垠跪下就道:“恒王弟出事了!”

这些话其实朝中大臣也给他说过很多次了,但流于表面,他向来是听不进去的。今日在这儿坐着,倒是突然明白了这些话的意思。

“什么?”皇帝一惊,连忙问:“怎么回事?他不是在巡营吗?”

好像……也有点道理啊?明德帝皱了皱眉,伸手拿了旁边一个人手里的《论语》过来,一边听一边翻。

“是,儿臣刚刚收到消息,恒王弟在巡营的时候撞见了逃兵,带人前去追捕,不想却中了山上猎人的陷阱,腿被兽夹夹断了!”

“儒家的主张,是‘重民而治’。”穆无暇继续道:“重民者,民贵君轻、君要察民间疾苦、重视教化、以礼治国。如此一来,百姓生活安乐,自然服从命令,更加利于君王的统治。”

眼前一黑,皇帝身子晃了晃,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一拍桌子怒道:“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护卫呢?是哪个营的逃兵?又是哪座山的陷阱?统统给朕把人抓起来!”

明德帝沉默,说是这么说,但哪一任的皇帝不自私?想的都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如何继续把这皇帝当下去,可没人烦恼该怎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父皇息怒!”太子低头道:“儿臣已经派人去将恒王弟接回来了,只是他伤势严重,还在昏迷,高热也一直不退……”

“提问自然可以。”穆无暇笑了笑,恭敬地道:“‘民贵君轻’的意思并不是说单单某一个百姓比皇帝还重要,而是说天下百姓的利益,比皇帝个人的利益更加重要。当皇帝者要善待子民,才能得子民拥戴,皇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