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近几年,每年的效益都有巨大的提升,职工们无论是收获感还是成就感都是满满的,很多人心中也有一个担忧,万一越改越糟怎么办?

种种思想和言论在职工们的私下交流中传播着,让不少人心中都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

“改制又不是奔着破产去干的。我们要转成企业,以后经营更加灵活了。

这几年各个下属单位的发展欣欣向荣,出版业务原来是老大哥,现在已经有点落后了。

以后我们要走的是集团化作战方式,把前两年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扩大优势,只会越干越好。

而且改制以后对于大家的好处也很大,以前你们不是总羡慕影视公司的那帮主创人员动不动就分红几十万、上百万吗?

这回我们要是成了企业,没有了上面的束缚,你们中间有能力的,一年赚个几十万、上百万也没人管。”

在大家讨论的时候,外文室的郭旭刚发表了一番自己的见解。

郭旭刚今年年近四十,年富力强,是社里的中坚力量。

九十年代初那一阵,他曾经因为家庭原因从国文社出走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不适应外面的环境,回到了国文社。

这几年国文社的发展越来越好,职工们分了福利房、收入也大幅提高,郭旭刚家里的经济状况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变。

他算是国文社近几年发展成果的获益者,像他这样的职工在国文社不在少数,这些人都是林为民在国文社最坚定的支持者。

“几十万、上百万我是不敢想了,现在咱们的工资待遇在燕京城也不算低了,只要能一直继续这么保持下去就行。”有同事说道。

郭旭刚笑道:“你这话让社长听着得挨骂,要是光为了维持现状,何苦改制?就是为了要更上一个台阶才要改革。”

“你小子想的挺美,要不以后干脆社里人人一个月挣他三五千好不好?”

同事们哄堂大笑,在人均月收入六七百块的今天,谈三五千的月工资,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众人正说笑着,就见林为民朝这边走来,大家的笑声低了下去,连忙问好。

林为民一一点头,看着众人说道:“刚才谁说以后要挣它个三五千来着?”

众人默契的将目光看向一个中年编辑,对方脸色窘迫,“社长,我不是那个意思……”

他的辩解被林为民的挥手打断,林为民笑着说道:“我觉得这个目标不错,可以作为社里未来五年的远景目标之一。”

“啊!”

不光是中年编辑,在场的众人都惊讶不已。

林为民不理众人的惊讶,说道:“事实上,咱们社里职工去年的综合收入水平应该超过了每个月1500元,月收入3000元,就是翻了一倍,我觉得改制以后三年之内实现这个小目标问题应该是不大的。至于5000元嘛,争取五年之内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