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社四十周年这么大的日子,国文社自然是要好好庆祝一番的,尤其是近十年来,国文社的发展势头迅猛,在国内的文学领域稳坐头把交椅,地位无可撼动,培养了一批国内文学界的中坚力量,也出版了一批广受读者们喜爱的经典作品。

三十周年的时候,林为民刚进单位,还是个小喽啰,如今却坐在国文社最顶层的领导位置上,跟大家讨论着周年庆的活动安排。

距离周年庆还有一个多月时间,看似时间很长,但因为要联系各方要出席活动的嘉宾,肯定是要打一些提前量的。

会议讨论的差不多了,大家四散而去。

林为民跟程早春走在一起,两人在说着梁凤怡那三部小说的销售情况。

如今国内引进香江、湾岛等两地作家的作品很少,通俗类型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梁凤怡的财经类型小说又是独创,国文社这次也算是开了一次先河。

现在小说上市发售已经过了一个月时间,各地书店已经有了反馈。

《醉红尘》《花魁劫》《豪门惊梦》这三部小说首印册数都是五万册,一个月以来,各地书店的销售情况良好,估计三四个月时间就能将这批小说消化掉。

这个销售成绩跟《白鹿原》《一个都不能少》等大卖的作品肯定是比不了,但在每年国文社所出版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已经属于中上水平了。

放在后世,应该能进个畅销书排行榜。

“照这个趋势看,这几部小说卖个二三十万册应该不成问题,我觉得可以着手和梁女士讨论引进她的其他作品了。”林为民说道。

程早春点点头,“你跟她沟通吧,既然已经打开了名气和销路,想来以后出版的作品销量应该也不会差,这次的合作也算是皆大欢喜。”

出版梁凤怡的作品有几分政治色彩在,国文社甚至做好了赔钱的准备,现在不仅没赔钱,看样子还能成为系列畅销作品,程早春自然是高兴的。

腊月二十八下午,林为民提早下班,先去人艺接上陶慧敏,然后再去火车站接陶父陶母。

到了火车站等了半个小时,陶父陶母提着大包小裹下了火车,林为民赶忙去接过东西装进后备厢。

“不是不让你们带东西吗?怎么又带这么多?”陶慧敏埋怨道。

“都是家里的特产,燕京这边买不到的。”陶母说道。

车子一路开回家,将东西都放好,林为民让陶父陶母歇一会儿。

这会儿刚好是傍晚,他和陶慧敏开始做晚饭。

陶母闲不住的来帮忙,将林为民撵到客厅去跟陶父聊天。

林为民升职的消息,陶父陶母早已知道,对于女婿能在而立之年就成为国文社这样国家级出版社的总编辑这件事,陶父陶母感到无比骄傲。

陶父跟林为民聊天,主要话题也是在他工作上的事。

而在厨房里,陶母则盯着陶慧敏的肚子,问道:“你这肚子怎么还没动静?”

“妈,我们才刚结婚。”陶慧敏被母亲盯的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