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此公!”

张希孟笑道:“李先生那边多半已经下手了,你放心吧,要不了几天,你们就能老友相见,保证其乐融融!”

果然,几天之后,宋濂到了,但是却出了点小尴尬,两人一见面,宋濂就揪住刘伯温的衣领,怒气冲天!

“刘基!无耻之尤!”

他这一骂,把刘基也弄得老脸通红。

“景濂兄,你,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推荐你出来做事,匡扶明主,难道不是好事吗?”

“你,你自己愿意当二臣贼子,你请便,何苦连累我?刘基,你是知道的,我当年曾经立誓,此生绝不为官!你难道不知?”

刘伯温也怔住了,宋濂的确说过这话,不过那也是有缘由的……大体不凡的人,都有个特殊的出身,或者幸运值点满,或者天打雷劈,或者怎么折腾都死不了。

宋濂就具备最后一种特点,他是七个月出生的早产儿,从小身体就弱,还有风眩的毛病,一旦发病,就要昏迷数日……在当前的医疗条件之下,大体可以判死刑了。

可宋濂就是没死,不但没死,还成了神童,变成了有名的小镇做题家。

他能活下来,一是运气不错,二也是祖母和母亲悉心照料,才让他活下来。顺利渡过童年的宋濂展现出过人的天赋,读书识字,过目不忘,前后拜了许多名家,精研五经,早早就名扬天下。

他有名到了什么程度呢?

连元廷都知道了,而且皇帝下旨,召他进入翰林院。越过科举,直接入翰林,宋濂也是做题家的典范了。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宋濂更加名声泼天……他拒绝了元廷的招揽,而且理由还极其过硬。

他要孝养老母!

这个借口有一位前辈也用过,那就是写了陈情表的李密。顺便说一句,李密并没有坚守到最后,在祖母死后,服丧期满,他还是接受了西晋的招揽,前后出任了温县县令,汉中太守,随后罢官回乡。

所以说有些诗文看看就好,不要太入戏了,不然会受伤的。

宋濂没有写陈情表,但是他却是没有接受元廷的招揽,而是一直闭门读书,著书立说,教授弟子门人。

他也说过,身体孱弱,昏聩无能,不能出仕为官。

既然立下了誓言,元廷的官不能做,红巾的官更不能做……结果却被好友出卖,李善长用了点“小手段”,把他给弄到了朱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