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侍卫上前,接过兵卒手中的布条,翻来覆去的瞧了瞧,确认没有问题,这才呈交给吴儁。吴儁接过布条,打开,定睛细看。看罢布条上的字迹,他脸色顿变。

见状,周围的十数名莽军将官颇感莫名,互相看了看,其中一名与吴儁私交深厚的将官催马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怎么了?”

“出事了。”吴儁脸色难看,将手中的布条递给那名将官,后者急忙接过来,低头一瞧,脸色也跟着变了,诧异地惊呼道:“宛城沦陷?”

他的话音不大,但也足够周围众人听清楚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张大嘴巴,什么,宛城沦陷了?

宛城可是朝廷在南阳的最后一块领地,也正是因为有宛城在,才牵制住了汉军的主力。

现在宛城沦陷,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汉军主力随时可能离开南阳,推进到颍川,来增援昆阳。

一座只万余名汉军驻守的昆阳,己方四十多万大军,连续打了十多天都未能攻下来,一旦汉军主力赶过来,与昆阳汉军里应外合,己方的局势可就危急了。

“这……宛城沦陷的消息,我们可一点也没听说啊,这,这能是真的吗?”一名将官咧着嘴,颤声问道。

吴儁狠狠瞪了他一眼,沉声说道:“宛城早已被反军围困,宛城沦陷的消息,你认为还能传得出来,还能传到我们这里吗?”

那名将官身子一震,地垂下头,沉默无语。

与吴儁交好的那名将官幽幽说道:“这封书信,是刘秀亲笔所写,告知昆阳反军,让他们再坚守五日,五日后,反军主力便可从南阳抵达昆阳!”

人们的脸色又是一变。五天!己方只剩下五天的时间了!

吴儁深吸口气,对亲信将官说道:“军情紧急,事关重大,子仁,你速将这封书信带至东营,呈交给大司空、大司徒两位大人!快去,不得有误!”

“是!将军!”那名将官不敢耽搁,将手中的书信叠好,揣入怀中,带上两名随从,骑马直奔东营而去。

看着手下将官离去的背影,吴儁忍不住长叹一声。

昆阳之战,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本来就不好打,现在又横生事端,汉军主力即将进入颍川来援,接下来的战事,只怕是要更加艰难。

说起来,吴儁对王邑也很有怨言。其实昆阳之战早就该结束了,确切的说,昆阳这里原本是打不起来的,己方大军刚刚抵达昆阳,王凤就派来人递交了降书。

而且还不是递交一次降书,而是递交了两次降书,可王邑呢?撕了降书,杀了来使,不接受王凤的投降,只一门心思的想在战场上杀王凤等反军个片甲不留。

但这又何必呢?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既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何乐而不为?说白了,王邑一是要面子,二是完全不考虑过手下将士们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