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墨脸上笑意淡了几分,说道:“大哥在养心殿,姐姐……她在路上舟车劳顿,身体略有不适,不好入宫。”

姜泠从其中看出些许隐情,却没追问下去,事关沈家家事,她一个外甥女又是皇室的公主,总不好插手,让他们为难。

“那晚些时候让王太医去府里一趟,他医术可好了。”姜泠说道。

沈清墨笑着点头,应道:“也好,我可是听说你把最爱的东璧采药图都送给他了,怎么,不喜欢了?”

“他帮了我的大忙,也并非不可割爱,”姜泠眼底带笑,“不过是身外之物,遇上喜欢它的就成了宝贝,若是不喜欢,也只是一张旧纸,倒是委屈了二哥,早知他也喜欢,我准不会将他送人。”

沈清墨眉头微挑,望着身旁的姜堰,摇摇头没说话,反而是姜堰笑着道:“只这么一点儿事你还记着,阿泠,日后二哥可万万不敢惹你生气了。”

“二哥你不生气就好,”姜泠弯弯唇,拉着两个哥哥进了殿中,“我这里的糕点比养心殿的好吃,二表哥你肯定没尝过。”

沈清墨眼底的笑容有几分无奈,这两个小家伙分明还只是孩子,竟然生出了想要操办书院的想法,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阿泠,阿堰,”沈清墨神色渐渐凝重,叹了口气道,“听说你们想办书院?此事可不简单。”

“二表哥,我知道的,但我想不明白,”姜泠说道,“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没有银子就不能读书,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都要阻止,让大周变得越来越好,不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吗?”

沈清墨一怔,眼睑低垂,俊美的脸上带出丝丝异样,他也曾这般想过,只可惜在想法诞生之初,就已被完全压垮。

读书,为了明理,为了报国,但日益膨胀的利禄和野心已渐渐遮蔽了许多耳目,使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一方园地——只有把相对多的读书人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能够分得的利益便更多。

寒门子弟想要读书日益艰难,即便能够侥幸入仕,也没办法抗住几大世家的拉拢和敌对。

沈清墨轻叹一口气,神色有些复杂,轻声道:“我帮你。”

也只是他而已,沈家背后牵扯的利益链太大,他只是家中二公子,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至于父亲和大哥,他不敢保证,更不曾奢望。

姜泠怔了怔,仰起头,漂亮的水眸中满是坚定:“我们会做到的。”

会吗?深知其中恐怖的沈清墨露出苦笑,腐朽的官僚占据太久,想要改变一些东西,总要有人站出来。

而他,沈家的二公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晚间,皇亲国戚齐聚乾清宫,姜泠兄妹三人的位子排在一起,对面则是小皇叔,以及旁支的几个远亲。

沈博文身为先后的兄长,当朝国舅爷,位子仅次于康王,只不过两个表兄便要靠后些,姜泠远远望去,见他眉头紧皱着,只觉得这个舅舅有些难以近人。

前世他也是如此,性子有些刻板,跟皇家似乎有意在保持距离,还没有她只见过寥寥数面的外祖父可爱。

她正想着,话题便转到她这儿来,沈博文板着脸说道:“这些时日微臣不在京都,疏于管教下人,还望皇上和公主谅解。”

姜泠正疑惑着,便见殿上押上来一个人,正是当日在置物行见过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