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着,兵部的自行车、三轮车也出来了,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呲溜一下就飞过去了,速度快得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眼花。

这两样的出现进一步加大市场对杜仲胶和橡胶的需求,很多种杜仲树的百姓都乐开了花,一部分人迅速加大种植量,也有人后知后觉跟着去种。

就算再过几年,大盛能种橡胶了,杜仲也是一味药材,百姓种了不亏,还能把这一门赚钱的手艺传给晚辈,那就更不亏了。

百姓们总觉得大盛像是开了挂,朝廷各个部门就跟比赛一样,一个接一个研发出好东西。

在这波无形的竞赛之中,反倒是本以为该得第一的礼部落后了。

礼部官员对自己编写的故事和包装设计具有极高的要求,一个个不是强迫症患者,就是完美主义者,用放大镜盯着各处细节,一点点地抠,确认没有一丢丢茬可找再交稿。

精益求精嘛,挺好。

楚婳没什么意见,就是礼部尚书气得够呛——比其他几个部门速度慢,令他觉得没面子。

好在他们精心准备的故事和设计全部应用在香皂、洗面奶等日用品,胭脂、石黛等化妆品上,这些东西经过宣传后被很多不差钱的贵妇人收入囊中,非常赚钱。

而把这些运到周边其他国家去以后,价钱狠狠涨上一番两番都有人买,乐得整个礼部干劲更足,立誓要掏光西戎北狄东夷那群鳖孙子们的银子。

相对而言,太仆寺的动作是最慢的。

楚婳知道怎么规模化地孵化鸡鸭鹅蛋,却不是很清楚具体的条件和温度细节,还需要太仆寺的官员自己摸索。

皇帝得知这些方子的赚钱能力后,乐了好半天,对林友和陈九说:“昭明别是财神爷下凡吧?”

陈九见皇帝心情好,跟着调侃了句:“昭明公主这么能赚钱,不是财神爷,那也是聚宝盆成精啊。”

“噗。”皇帝被逗笑了,摆摆手,翻开一旁的另一本册子。

见状,林友和陈九默默往后退了一步。

皇帝看清册子上的内容,笑容一点点消失,而后变得麻木。

这是户部送上来的水泥路铺设账本,仅仅这一项,把上面那些赚钱的生意盈利全填进去还不够,又从国库里支出了一部分。

前面他有多高兴,现在他就有多心痛。

怪不得楚婳一下子给出那么多好东西呢,敢情所有好东西加起来都填不平这个坑啊!

还财神爷下凡,她属貔貅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