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碍……阿父说的对。”

刘安很是平静,“这次是让儒家抢了先……不过嘛,阿父可还记得我的主张?百家出黄老,吸纳并用……您看韩婴所做的,是不是就是百家出黄老的最好证明?他做的事情,是不是很附和我的主张?”

刘长顿时就觉得无趣,没有方才的幸灾乐祸。

孩子长大了就不好玩了,当初抢他肉都能气的哇哇叫,多好玩啊,现在不行了,还不如赐好玩呢。

刘安拿着韩婴的奏章,“阿父……这个能交给我嘛?”

“拿去,拿去!”

刘长大手一挥,不再理会这厮。

刘安拿上了奏章,迅速离去。

曹姝有些欣慰,“安终于是长大了……性格也沉稳了,不再是原先那般的急躁。”

“他在各地设立学宫,还跟王高联络,说是要改变太学的招募方式……留出二成的名额,用以奖励国学里那些家境贫苦却依旧求学的孩子们……我看他将来肯定也会做出一番大作为的……”

曹姝说着话,“陛下觉得呢?”

曹姝看向了一旁的刘长,刘长却早已靠着床榻,呼呼大睡。

……

刘安平静的返回了自家府邸,舍人们都在各地忙碌。

刘安终于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舍人们。

冯唐的能力最强,最为靠谱,就跟当初刘长的季布一样,可靠的长辈……因此刘安让他来负责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麾下学宫的事情,刘安在少府是有自己的收入的,收入还不低,吕禄还给他送了几个小产业,说是资助他办事……他用这些财力在各地设立学宫,充分利用自己在黄老学派里的号召力,开了个“乡三老辅导班”。

用黄老思想来武装三老,完成他教化天下的大志向。

黄老向来对百姓宽松,对大臣严厉……也就是如今长老爷这一套,刘安想要扩大三老制的作用,如黄老的主张:社稷为先,社稷为民。

刘安还在想办法削弱权贵们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因此在王高代替浮丘伯后,他立刻开始想法调整太学的入学方式,他不想让太学成为权贵们的镀金场所,成为那些大家子弟们的进修之地,他要提拔更多底层出来的学子们。

在书肆方面,刘安也算的上是尽心了,通过大量的印刷书籍,增加书籍的流通度。

毛苌就负责书籍方面的事情,因为他学识渊博,虽然名声不显,可拉出去也是可以跟韩婴打擂台的学问家。

他们弄出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书,有配合图形来教导文字的,有教数学的,还有制作简易机械的……都是那种最低级的书籍,他们随即大量印刷这些书籍,派发到各地。

剧孟被派去地方,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刘安举荐贫寒人家的学子,剧孟自幼在底层混迹,不会轻易上当,不会被虚头八脑的那一套东西给唬住,寻常人的伪装也骗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