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家正想问自行车是在哪儿找到的,突然被摆在自行车旁边的东西吸引住了。自行车旁放着一个瓦楞纸箱。在瓦楞纸箱上稀稀落落地挖了一些不规则的小洞。松家记得这种瓦楞纸箱。

“这个瓦楞纸箱,您是在哪儿捡到的?”松家的注意力从自行车转到了瓦楞纸箱上。这是小型动物研究所用来运送实验动物的箱子。在这个用来做艺术品的箱子的底部铺的锯末和粘在秋本遗体上的锯末一模一样。

“啊,是那个瓦楞纸箱吗?它象征着自行车的皮肤。在它的表面有许多小洞,那代表毛孔。”

“那您是在那儿找到的呢?”松家对艺术家的解说毫无兴趣。

“我是在捡到的自行车附近的垃圾堆里找到的。”

“在垃圾堆里?”

“在垃圾堆里有很多好的素材。垃圾是艺术品素材的宝库。对我们来说,这不仅是废物的重新利用,而且是艺术品的源泉。”

“您能告诉我那个垃圾堆,哦不,是艺术品的源泉在哪儿吗?”

“可以,我给您画张地图。”

平川在旁边看了艺术家画的地图,插话说:“就在送错的信件收件人家附近。”

“怎么回事?”松家听了平川的话后追问道。

“前几天有封信错送到我这儿来了,这个垃圾堆就在收信人家附近。我顺便带您去吧。”

松家在打听了捡到自行车的地方以后,就赶往捡到瓦楞纸箱的艺术品源泉。

“把垃圾场说成是艺术品源泉,也就是艺术家才能说得出这种话。”

平川自己在心里不住地佩服。他们一会儿就走到了那个艺术品源泉,今天不是收垃圾的日子,垃圾没有扔出来。周围是同一模式的小型住宅。雅致的二层小楼,小小的院子,以及极力强调各自领域的虚设院墙,非常可爱,而又非常小气。

“误送到你那里的信件的收信人住在哪儿?”松家问道。

“就是那一家。”平川指着旁边的一座二层建筑说道。门外挂着的名牌上写的是北条。

“这家的信怎么会送到你那儿呢?”

“名字和门牌不一样,但是地段一样。大概是分捡时弄错了。”

“那封送错的信后来怎么处理的?”

“送回邮局挺麻烦,所以我就直接送过去了,在半路上碰到了北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