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笔在古代是很有用的,因为文章是唯一能流传的东西,相当于现代的新闻,所以不明就里的百姓们瞬间都有些愤怒了,女人怎么能上朝堂,怎么能被人尊敬那么长时间,又怎么能在皇帝背后把持朝政呢?

一瞬间各地卫道士和文人就不淡定了,纷纷写文斥责花京华蛊惑皇帝,欺瞒天下,图谋不轨。

本来很支持皇帝的百姓,一时间纷纷倒戈,再被有心人一撺掇带领,便纷纷堵在皇宫门口,要求皇帝交出花京华。

这文书看起来是十分有道理的,也让天下百姓瞬间哗然。辅佐了皇帝那么久的花丞相,那么受百姓爱戴的花丞相,竟然是个女人?

“真是荒唐!”贺长安皱眉:“他就一纸文书,任何证据都没有,百姓就全相信了?”

“德妃花氏,原名花京华,乃前任丞相。皇帝受其蛊惑,隐瞒其女子身份,借斩首之机会偷梁换柱,让其在后宫兴风作浪,更把持朝政,无法无天。本王无法以劝谏使皇上清醒,便只能以武力让皇帝明白,红颜祸水,不可多留!若皇上愿意交出花氏,当街斩首,本王便愿意退兵,重新称臣。若皇上不愿,那本王就只能攻占皇宫,以正宇文江山!”

“不然呢?”一早料到宇文羲会拿花春来当借口,皇帝的反应平静多了:“百姓愚昧,不会追究真相,人云亦云而已。他发那样的文书,花京华身上的罪名就注定一辈子也洗不清了。”

羲王爷一纸文书昭告天下:

流言猛于虎也,哪怕之前花京华做了再多的好事,对百姓再好,只要错了一次,百姓也会忘记她所有的好,一致责备,这就是人心。

百姓们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清君侧?皇帝身边不曾出现过什么大奸大恶的臣子啊。

“咱们没有任何办法吗?”贺长安咬牙:“就这么任由他们诋毁京华?”

燕京城门破了,宇文羲正式挂旗造反,以清君侧之名,向皇宫发起进攻。

看了他一眼,宇文劼道:“这也不算诋毁,基本是事实,只是她没有把持朝政而已。这么去解释是没用的,宇文羲要的只是一个出师之名,而花春刚好给了他这个机会罢了。”

虽然目前看来,羲王爷胜利的机会更大一些。

贺长安皱眉:“可他们说德妃娘娘蛊惑君主,这罪名对后妃来说也太严重了……”

“没有别的办法。”帝王深吸一口气:“守吧,只要五日后朕还活着,那就该羲王爷丧命。”

帝王沉默,仔细想了想,一脸认真地看着贺长安道:“朕觉得他们说得没错,朕的确是被蛊惑了。”

“这……”贺长安皱眉:“真的有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