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你们内火重。”高家都是练武之人,原本阳火就重,他们又爱吃大鱼大肉这些热性食物,更是火上加火,难怪他们再不爱吃蔬果,绿豆汤都是他们常吃的点心,不那么泄火,不然早就一口火疮了。

“女君、五少君。”两人带来的侍卫在门口禀道:“娄家三少君的家仆求见。”

陆希和高团同时一愣,娄家三少君是娄夫人大兄的三子,也是高家兄弟的表兄,他这会过来做什么?

“二嫂,你休息会,我去去就来。”高团起身说道。

陆希点头道:“你去吧。”

“大娘子,你看到那间店铺了吗?我们织出的麻布,大部分都是给那家铺子的,那店主人就是魏人。”司漪等高团离去后,指着几间店铺给陆希说道。

何县君打听的基本没错,陆希是没有在涿县开铺子,她从吴郡农庄出产的绝大部分物品,全送到了军营里,就以军事物资的名义被高严收购了,这也不是陆希和高严两人利用职权中饱私囊。高严十三岁入蓟州,就开始打仗,这么多年下来,高严往吴郡送了不少人从战场上退下的伤兵回来,往往来一个,附带一家,他还不往家里送,只往陆家陆希处送。

所以陆希农庄里,除了少数几个陆家的奴婢外,大部分都是良民出生的军户。她要是不多想点增产的法子,这么多人怎么喂饱肚子?那些军士除了几个受伤太严重,不能干农活的外,平时庄上重体力活,他们全能干了,就算是农忙时间,庄上也不是很忙。陆希就想出了研发农副产品,比如说让他们养牲畜家禽、养蚕织布……

这些军户出产的农副产品,如肉干、丝絮、布匹之类好保存运输的卖到了北地高严这边的军营来了。这也算是良性循环,高严这处以最少的价格买最合适的物资,吴郡那边那些军户也有额外的收益。王直在吴郡看惯了陆希这套做法,跑到了北地,就在军屯里推行开了。

北地养蚕不易,他就让大家种葛和苎麻,分粗纺和细纺两种,粗纺的粗麻衣全部销去外族,尤其是魏国,魏国原本也是游牧民族,现在虽说大力推行农桑,但织布的人还不算太多,粗麻布价格不高,很受外族普通百姓喜欢。细纺麻布就销给北地的豪门大户,这种细麻布,就算是熟手一年也不过织上一匹半匹,也是陆希的最爱。她到了涿县后,这些细麻布就有她全收购了。

所以何县君找陆希搭话的时候,陆希没接她话题,她本身自己没在这里开铺子,庄上出产的丝缎、丝絮全被军营收了,哪有多余的再做生意?再说何县君人不错、庄三娘她也挺喜欢的,可庄太守就太讨厌了,陆希不喜欢,还是不要和这家人牵扯太多了。万一他再想到给阿兄送什么小妾怎么办?只有千日做贼,没有防贼千日的说法。

“等过段时间,大家家禽都养上后,就可以让他们卖肉干了。”司漪眉眼飞扬的说,这是她和王直一起做的第一件,看到目前初步成功了,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比她赚了大钱还要高兴,尤其是看到那些孩子看到家里有吃肉的时候,那种满足狂喜的表情,司漪的心里就暖暖的。

陆希也很高兴,“记得让他们多种树。”她还是不忘这个。

“知道,我前几年就让他们开始种树了,就是活的不多。”提起种树,司漪也有些头疼,“倒是很多年岁长得点的树木,比杨树要容易活下来些。”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