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林为民的两篇小说稿连续被《钟山》和《当代》采用,让文讲所的同学们充满了羡慕。

大家来到文研所也快两个月了,不少人都发了新作品,但真正上到《钟山》和《当代》这种级别的,并不多。

这些同学里,最稳健的就是姜子隆了,他已经有两篇稿子分别上了《人民文学》和《当代》,其中有一篇就是之前提到的《乔厂长后传》,脱胎于姜子隆的成名作之一《乔厂长上任记》。

班里谁都没有想到,紧跟姜子隆步伐在国内现今的一线文学杂志上率先冒头的,居然是林为民这个小年轻。

别看这小子平时嘻嘻哈哈的,但论起在写作上的天赋,那是真的高。

黄宗翰私下里跟同学们聊天的时候经常这么说。

这是黄宗翰在读完林为民最近写的两篇小说之后,由衷的感受。

完全两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写作方式,不同的人物情节,却又能如此流畅的出现在同一个人的笔下,每每想到这里,他都不禁有些灰心,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创作都创作到了狗肚子里,一点长进都没有。

班里有黄宗翰这种感觉不止他一个人,在林为民收到第二封稿费单的时候,女生宿舍里也在讨论着他。

“要我说啊,还是我们小安仪的眼光好,一下子就挑到了一个有才的。”唐抗美调侃道。

“抗美姐,你别瞎说。”黄安仪红着脸。

见她这样,唐抗美便道:“好了好了,不调侃你了。”

“抗美姐,你说林为民他怎么那么厉害,之前他嬉皮笑脸的还不觉得,可一认真起来,立刻就发了两篇小说,还是在《钟山》和《当代》上。”黄小英带着艳羡的语气问道。

“是啊,谁能想到,你看看平时林为民那个吊儿郎当的样子,感觉他跟文学这俩字边儿都沾不上。”

“嗯吭!”

黄安仪听到这话不太高兴,用嗓子轻咳了一声,立刻惹来众人的调侃,“呦,说你情郎心疼了?”

“你们……你们别胡说八道。”

有人嬉笑道:“好好好,是我们胡说八道。你们俩啊,那是清清白白,一点关系都没有。”

明明是一句澄清的话,可故意说的阴阳怪气,让黄安仪郁闷的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