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亮说道:“我随便问问,我们要把参加工作14年的同志,都列入我们的视线中来。”

首长想了想,说道:“参加工作14年只能是个参照,但毕竟也缩小了我们的排查目标。”

秦天亮说道:“这么说,我们要把重点放在1936年参加工作的人身上。”

“天亮,很难说啊,他潜伏14年,并不能代表他参加工作14年。”马友谊思忖着说道,“14年前他可能是工人、学生或者其他职业身份,因为伪装得好,被我们当作进步青年或者工人运动骨干吸收进来,这种情况,也符合潜伏14年的条件。但在我们这里,时间就有误了。”

秦天亮点点头,说道:“这样说来,范围可就大了。”

“时间界定还不复杂。”首长说道,“最难办的,可能是老A最初的潜伏地点和参加的组织。”

马友谊接着说道:“14年前,那个时候党中央是在延安。如果老A是在延安开始潜伏的,查起来还容易些,档案材料相对比较齐全,证明人也好找,怕就怕老A是在苏区根据地潜伏的,如果恰好赶上个游击队性质的,或地下工作的,那可就麻烦了。抗战之后,马上又是解放战争,根据地的人员变化很大,个别同志的档案不全,有的根本就没有档案,这些都是我们调查的不利因素。”

秦天亮接道:“首长、马处长,我提个建议,能有证人的、组织手续健全的,我们可以放一放,我们重点甄别档案不全、证人不足的同志,这样我们的工作会有的放矢。”

听到这里,首长起身说道:“这样吧,我要去西南大区军政委开个会,把你们的情况通报一下,如果组织没有异议,这个甄别工作就全面展开,但要秘密进行……”

从首长住处回来,秦天亮和马友谊两个人一边说着话儿,一边朝办公楼走去,途经传达室时,看到苗万春正坐在门口的一把椅子上。苗万春见两个人进来,忙站起来招呼道:“马处长、秦科长,难得呀,看你们两人一起回来。”马友谊看见苗万春的那条腿,关切地问道:“苗师傅,你的腿好点了吗?”

苗万春一笑,说道:“谢谢马处长惦记,老伤了,下雨阴天的还是疼,不过都习惯了。”

马友谊一边招着手,一边往前走去,说道:“苗师傅,有事说话,我们忙去了。”

苗万春笑笑,说道:“你们忙,快去吧!”

马友谊和秦天亮两人进了军管会的大楼,上楼梯时,秦天亮突然问道:“处长,苗师傅的腿是哪年受的伤?”

马友谊想了想,说道:“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当时他在王专员那个部队,听王专员说是在鲁西南建立抗战根据地那会儿。部队被敌人包围了,好像中了一枪,又摔了一下,就留下了残疾。”

秦天亮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么说,苗师傅是在延安时期参加的工作?”

马友谊说道:“好像是,具体情况得问王专员,他比较了解苗师傅。”

秦天亮轻轻地点了一下头,没再把话说下去。

这天傍晚,“天下一号”电报组空空荡荡的。汪兰进了电报组,看到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值班的小电报员,便问道:“怎么,都出去了?”

那个小电报员忙站起来说道:“报告汪组长,黄宁云长官说,今天安排休息,就留我一人值班。”

汪兰一怔,问道:“安排休息?我怎么不知道?”

电报员说道:“黄宁云说鹰长官走了,咱们就没什么事了。”

“鹰长官去哪儿了?”

“不知道。”电报员说,“黄宁云长官应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