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看向邓禹,问道:“仲华,你估计从这里到邺城,还需几日?”

邓禹苦笑,他以前并没到过冀州,他对冀州的了解,也仅限于书本。

他摇头感叹道:“如果现在子陵在这里就好了。子陵经常云游天下,无论到了哪里,他都是活地图!”

刘秀的不少部下现已分散在各地,比如马武、傅俊等人在颍川,贾复跟着刘嘉去了汉中,刘秀离开洛阳的时候,严光没有跟他一起走,而是去往各地,向贾复、马武等人传递刘秀的消息。

稍顿,邓禹又道:“主公,我推测,我们起码还需半个多月才能到邺城。”

如果没有女眷,他们一路快马加鞭,速度能加快不少,但带着这些女眷,他们的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

刘秀轻叹口气,喃喃说道:“也不知道邺城那边的情况如何。”

当晚,刘秀一行人便住在邓祥的家里。刘秀、邓禹等人,挤在一个房间,许汐泠、溪澈影、史罗等女眷,挤在另一个房间。

深夜,凌晨,丑时将过的时候,正在睡梦中的刘秀突然睁开了眼睛。他是被低微的脚步声惊醒的。

自从进入冀州,刘秀的神经就从未松懈过,而且他喝过金液,六识要比常人敏锐得多,只要稍微有点异响,便很难瞒过他的耳朵。

刘秀从地上坐起,向两旁看了看,邓禹、朱祐等人都在熟睡,尤其是朱祐,鼾声如雷。刘秀摇摇头,他慢慢站起身形,走到窗户前,顺着骨胶的缝隙,向外看去。

西汉末年,纸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这时候的窗户,格子都很密集。普通百姓家里,会用骨胶糊在窗户上,不太结实,也不太透明,但起码能遮风挡雨。

富贵人家用的东西就比较多了,什么都有,最昂贵的自然是用宝石,也就是琉璃,次一点的可用天然云母,再次一点的,还可以用贝壳等等。

老祖宗们的智慧可不容小觑。

刘秀透过窗格的缝隙,看到邓祥小心翼翼地从他住的房间里走出来。

这时候快到凌晨三点,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但六识过人的刘秀,却能清楚看到院子中的一切。

只见邓祥直挺挺地在院子里站了好一会,不停地向前后左右张望,确定他没有被人发现,这才向院门走过去。

然后动作轻缓的拉开院门,迈步出去,之后又回手把院门缓缓关闭。

深更半夜,邓祥到底去哪,刘秀猜不出来,不过看他贼头贼脑的样子,估计出去也不是做什么好事。

就在刘秀在心里暗暗琢磨的时候,龙渊也醒了过来,看到站在窗户边的刘秀,龙渊一怔,禁不住开口问道:“主公,怎么了?”

他的声音不大,不过还是惊醒了房间里的众人,除了鼾声雷动的朱祐。人们纷纷坐起身,不解地看向刘秀。后者小声说道:“刚刚邓祥出去了。”

冯异诧异地眨眨眼睛,问道:“这么晚,他出去作甚?会不会是出去解手了?”

刘秀摇头,要出去解手,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出去,何至于偷偷摸摸,贼头贼脑的出门。刘秀沉吟片刻,正色说道:“我看这个邓祥不简单,这里我们不能住了,得赶紧离开!”

听闻这话,众人心头一震,再无二话,纷纷起身,王霸随手把旁边的朱祐推醒。